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如大树

  □李伟明

  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年轻朋友发来一个视频,说了一件奇事:这天上午,他们单位院内的一棵参天大树,忽地轰然倒下,把停在树下的那些轿车全给砸坏了。大树枝繁叶茂,长势正常;当日晴空万里,连微风都没有起过。在无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为何它会毫无征兆地从根部突然折断?同事们走近前察看,才发现,原来,大树底下,是一个巨大的白蚁窝,它的根完全被白蚁给蛀空了。只不过,因为它表面依然健壮,谁都没发现它的底部竟然隐匿着这么严重的问题而已。 

  这位年轻的朋友立即想到,这说不定是写文章的好素材,于是当即拍了视频发给我。 

  我认真看过了,视频里的大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除了姿势是横的,其他看起来都很正常。树底下的车辆也是够倒霉的,被树干或树枝压得变了形。那些车主们原指望把车子停在大树下防晒,却不料有此飞来横祸。 

  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正因为如此,天气炎热时,人们都喜欢往大树底下靠,停车更是上好的场所。一般情况下,这当然是没问题的。只是,人们只看到了大树的好处,却忘了大树底下风险也不少。人在树下,小一点,掉下枯枝败叶甚至鸟粪、毛毛虫,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惹得一身脏了痒了也是令人心情不爽的。大一点,倘若运气不好,真遇上大树倒了,砸个正着,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此外,雷雨天气,躲在大树下,也是非常不安全的,很容易受到大树的牵连成为雷电的目标。这个时候,搭上的可就是身家性命了。 

  所以,大树底下,并非安然无虞。大树有大树的好处,大树也有大树的难处,大树甚至还有大树的险处。在走近大树时,不要只想着它的好处,还得留意它是否安全。如果是枯木朽株,人们当然较好判断其安危,能不靠就不靠,能远离则远离。怕就怕那些绿意盎然、表面茂盛的,它们太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了。谁也想不到,某些看起来顶天立地的大树,骨子里却潜伏着那么严重的问题。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事物,不仅要看面上,更要看里子。面上的事容易暴露容易看见,里子的事,则要细细了解,深入探究才发现得了。 

  可惜,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些道理,想起大树就景仰,见到大树就去傍,也不想想背后是否可能存在什么意外。攀附到位时,当然省了很多事,优哉游哉享受着荫凉,轻轻松松就借力上了高位。但等到这棵大树倒下时,躲在树下的被砸个正着,爬到树上的摔得鼻青脸肿,而且攀得越高摔得越惨。这时候,攀附者也许就悔不当初了。人们说“树倒猢狲散”,真能“散”,还算好的,就怕“树倒压猢狲”,让你想跑也跑不了。这样的事,在众多腐败窝案当中屡见不鲜,一个有分量的人物倒台,总有一伙大大小小的“泥巴”跟着“萝卜”带出来,教训深刻,闻者足戒。 

  从大树的角度来说,也要经常关注环境,接受“体检”。别以为自己长那么高大了就有天然的免疫力。大自然万物相生相克,每个物种都有天敌。面对环境问题,面对病毒、虫害入侵,再高大再刚硬的树也不要以为自己足够强大,便不把各类威胁放在眼里。千里之堤,尚且可能溃于蚁穴,何况只是一棵大树。防线被攻破了,却又没有采取补救措施,败势便不可挽回。大树的倒塌,当然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一只白蚁,到一群白蚁;从局部腐烂,到根部整体腐烂。待得到了极限,它便彻底外强中干,时候一到,应声而倒,无可救药,无法收拾。 

  某些官员的腐败,和这棵大树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自以为大权在握,身份显赫,地位尊崇,没人动得了他。他们从放松自我要求开始,从一个小红包开始,慢慢地发展到再大的数额也敢接,再大的戒律也敢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结果,在某一天,积存的问题太多了,某个口子切开了,于是虽使尽万般招数也无济于事,只能惨然倒地。起先,人们或许惊呼:怎么连某某人都会出事呀?但见得多了之后,大家便习惯了,知道不管再有权势的人物,一旦腐化了,终将自己击溃自己,终将落得如此结局,没什么例外的,也无须大惊小怪。 

  大树突然倒下,旁观者不能只看热闹,无动于衷。不管是对树下人,还是对大树本身,这都是一种警醒。防微杜渐,时刻关注自身安危,时刻警惕病害侵蚀,此事须臾不可掉以轻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宁都女警铁骑队的风采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寻乌新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周末
挥洒汗水护平安
强如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