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薇 刘健
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殷殷嘱托,回响在赣南大地,激荡起建功新时代的青年之志,激扬起奋进新时代的青春之力。
风雨兼程,青春如歌。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部署,聚焦思想引领、突出服务大局、推动脱虚向实、做到务实担当,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现代化赣州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赣州青年华彩篇章。
A 信仰之光 照亮青年航向
前不久,共青团赣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课堂搬到青年工作一线,前往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和前海青年梦工场进行现场教学。这是团市委创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的一个缩影。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市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着力打造“1+2+N”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品牌,利用“线上+线下”“学习+实践”两种途径,形成理论宣讲、调查研究、理论文章、解决青年实事等多项工作品牌。
2023年以来,团市委累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5次,共300余人次参加学习,延伸开展调查研究18次,刊发理论文章3篇,进行理论宣讲24次,协调推动出台青年发展型普惠政策52项。
思想政治引领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团市委始终把牢“为党育人”根本任务,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深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去年10月,团市委迅速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各领域青年,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锤炼作风、担当实干,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赣鄱乡村好青年邱敏说。
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团市委持续拓展活动载体,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举办《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歌曲全国首发活动,制作《长征从这里出发》《少先队员望天宫》云队课,向全国青少年展示赣州发展新变化。争取团中央宣传部参与主办纪念少共国际师成立90周年座谈会,建成全国首个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陈列和少共国际师红色研学基地,开发原创红色剧本《虎犊》。制作推出“赣南将星”“致敬英雄”等系列短视频和文化、公益、原创歌曲、直播等近300个新媒体产品,全网累计播放量近4亿次、点赞量超4000万,团市委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指数在全国地市团组织排名中6次夺取周冠军,全年在全国地市级团组织中位居第2,在全市政务类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榜单中蝉联月度第1,获赣州市网络文明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
一次次场景式、主题式、沉浸式的宣讲和活动,一件件创意十足、直抵人心的好作品,点亮了青少年心中的信仰之光,激励他们奋勇前行。
B 青春建功 勇担时代重任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服务在于都县小溪乡乡村振兴岗的郑海亮如是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年,江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项目,我市共招募193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招募数全省第一。今年,团市委将继续扩大招募规模,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来赣干”“留赣干”,汇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的样子,就是赣州的样子。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奋力投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挥洒汗水、施展才华,为全面建设现代化赣州凝聚最广泛的青春力量。
——首创青年统战“客家品牌”。高规格举办2023年客家青年发展大会,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徐晓出席并致辞,全国青联副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视频发言,300余名海内外客家青年齐聚一堂,推动一批项目现场签约,签约资金共计25.2亿元。客家青年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全团工作品牌,被团中央作为海外青年统战工作品牌予以持续打造。
——出台青年创新创业“硬举措”。团市委争取“全国青联海聚英才青年π空间”江西站落地赣州,推动江西青年数字经济产业园升级成“国字号”平台,首年产值达500余万元。筹集100万元资金,在全省共青团率先实施科技创新赋能青年“揭榜挂帅”攻关行动,20个中榜项目每个给予5万元资金支持。承办第八届“创在江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全国200余个项目参赛,促成5个项目现场签约。
——提升青年融湾行动“新质效”。与深圳团市委签署对口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在资本市场学院(深圳)举办赣州市年轻干部“解放思想、融入湾区”培训班,与深圳团市委联合举办“领头雁”青年人才培训班,举办大湾区与赣州青年发展圆桌对话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在“拼经济、促发展”中争当生力军。
——培育乡村振兴“青动能”。选树赣鄱乡村好青年3875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97名,引导广大青年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承办全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点29个,组织清华、北大等112支高校队伍深入实践点开展乡村义诊、直播助农等活动1000余场次,建设数量、参与人次均位列全省第一。
——锻造志愿服务、应急救援“常备军”。招募3.6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文明宣传、生态环保、基层治理一线,组织3500余名青年志愿者为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等19场大型赛会做好志愿服务及保障工作。组建了一支1000余人的赣青突击队冲锋一线,先后赴河北涿州、广西玉林等地参与抢险救援,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C 服务青年 引领成长成才
今年1月10日,喜讯从北京传来:2024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和联赛将在赣州举办。这也是姚基金“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十二年里,通过层级联赛选拔的参赛队伍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全国赛。同时,2024年赣州实施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的乡村学校数量由40所增加到了104所,项目覆盖超过赣州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姚基金每年向我市捐赠价值200万元的篮球场、篮架、篮球、球服、球鞋等体育设施、运动装备,极大推动乡村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
这是共青团聚焦青少年需求,用心用情服务青少年发展的生动体现。目前团市委招募了104名志愿者奔赴全市各乡村小学开展篮球支教活动,帮助学校提高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让孩子们在运动中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健康成长。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一直以来,团市委把青年工作牢牢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实实在在帮助青少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围绕推动青年发展,全市各级团组织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写入市委全会及市县两级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创新实施青年发展“十大工程”,协调推出系列青年发展普惠政策,获评全国试点评估A档(优秀)。
剪纸、画画、写毛笔字、唱红色歌曲……在龙南市桃江乡水西坝村“童心港湾”,孩子们纷纷让童伴妈妈肖娟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肖娟说,童心港湾不仅有效缓解了务工青年的带娃难题,更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温馨的成长乐园。
为切实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建成“童心港湾”项目点289个,常态化关爱服务留守儿童1.09万余名,全年举办各类关爱活动4000余场次;推动赣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公募基金会(最高等级),为全市第2家,全国市级团委第5家;深化希望工程“助学、助困、助残”三大行动,实施青少年爱心公益超市等公益项目,2023年全年筹集爱心款物1658万余元,较2022年增长70%,8000余名困境青少年获得资助。
D 加强建设 激发组织活力
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
党建带团(队)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团教协作、经费保障等形成机制,纳入县级党委党建考核、巡察监督内容;建立市属学校、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国资系统、金融系统团组织月工作例会制度,推动“两新”领域团建提质扩面;改革团的激励和团员先进性评价,探索形成“积分入团”等制度;推行团干部“赛马”机制,开展活动项目“揭榜挂帅”行动,推动市级项目、团属资源下沉,扩大基层团组织影响力,全年承接省级以上活动、项目27个,在全市共青团营造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2023年以来,团市委始终聚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团市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宣素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培训班,“青马工程”农村班、少先队辅导员班、企业班、社会组织班等10余期市级示范培训班,培训各领域青年、团学干部800余人次。同时,召开市青联、学联、少先队、青志联换届大会,推动队伍结构更加多元、精神状态更加饱满。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放眼当下,赣南大地处处活跃着青年身影,涌动着青春力量,他们正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站在新的起点上,团市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信念、务实担当,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市广大青年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贡献青春力量。
(本版图片均由团市委提供)
①举办2023年赣州市“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培训班。
②江西青年数字经济产业园升级成“国字号”平台。
③组织大湾区与赣州青年开展圆桌对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