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癌症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中国抗癌协会编写的《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4)》介绍,研究发现,具有睡眠障碍的人群患癌症的风险,要明显高于没有睡眠障碍的人群。调查结果还显示,在癌症诊断前至少两年内,所有患者都被证实患有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为何会增加患癌风险
“熬夜会增加患癌风险,属于2A类致癌物。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近日,有专家呼吁公众关注睡眠健康。
据介绍,睡眠障碍增加患癌风险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首先,夜晚睡眠不足会减少褪黑素的产生,褪黑素的作用有很多,包括控制昼夜节律和睡眠周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抗衰老和抗肿瘤激素,此外褪黑素还有抗雌激素作用,缺乏褪黑素可能会导致有睡眠障碍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和卵巢癌。其次,长期严重的慢性失眠,会导致体内免疫功能物质分泌减少,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免疫功能。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这两种睡觉方式更易患癌
1.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与癌症风险升高有关。其中,和夜间睡眠时间为6小时至8小时的参与者相比,夜间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的人患癌风险升高41%。2.睡眠不规律。即便睡够了6小时至8小时,但如果不是跟随昼夜节律的“生物钟”,也会增加癌症风险。2024年2月,《肝脏病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熬夜致癌原因”的研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黑白颠倒(慢性昼夜节律失调)确实是一种人类致癌物。研究中,一组小鼠保持与自然的昼夜循环同步;另一组小鼠则“黑白颠倒”,人为改变所处的光照和黑暗时间。研究发现,与正常昼夜节律的小鼠相比,“黑白颠倒”时差组小鼠寿命更短,肝硬化和黄疸(皮肤或眼白变黄)的发生率更高,并且它们肝脏中的小鼠肝细胞和人类肝细胞都发生了癌变。重要的是,这种慢性昼夜节律紊乱还诱发了癌变细胞的转移。而将小鼠恢复到正常的昼夜节律时,其肿瘤发展减缓,并抑制了肿瘤转移。
熬夜晚睡了,如何补救
除了上午适当的补觉,还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1.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专家介绍,熬夜会引起疲劳,不规律的作息会加剧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作为辅酶的维生素B族消耗也更多,熬夜者体内B族维生素的丢失量和需求量,都要高于正常睡眠者。B族维生素可以通过饮食摄入补充,比如粗粮、动物内脏、肉类、豆类、蔬菜等。此外,熬夜人群还建议补充维生素A、C、D、E、钙、镁,所以更推荐选择复合维生素B族片剂。多吃抗氧化食物和补充水分,也有助于熬夜人群减轻疲劳。
2.摄入滋阴的食物
中医认为,熬夜易损耗阴气。通过摄入补阴的食物有助缓解不适。比如:多摄入一些黑豆和枸杞能起到滋阴清肝、益肾填精的效果。若熬夜后出现心悸气短等不适,心阴受损可适当吃点桂圆肉;若熬夜伤及肺阴咳嗽不断,可适当吃些银耳、百合。
(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