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人机“放飞”乡村振兴梦

  □记者邹忠辉 通讯员邓君

  “如果是大树就飞慢点,小树就飞快一点,飞行高度要基本保持5米以上。”近日,90后植保无人机飞手刘森在兴国县均村乡长教村太秋甜柿基地向果农推广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

  刘森是兴国县丛林飞虎植保队队长,出生于1999年的他在大学学的是农业专业,2022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农人”,从事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立志让科技转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我这个基地400多亩,现在都是使用无人机打药,省时、省工、省药,实在是太方便了。”长教村太秋甜柿基地负责人廖金龙说。近期是赣南脐橙和兴国太秋甜柿保花保果的关键时期,气温回升,病虫害的防治压力也随之加大。这段时间,刘森和他的植保团队每天起早贪黑穿梭在兴国县和周边县市的果园里。在植保作业前,他们通过软件对施药区域做好航线规划,设计好无人机的飞行洒药路线,随后装药、检查、起飞,无人机会按照既定路线自动飞行作业并喷洒农药。在山区果园,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300亩的飞防作业,如果是平原地区,则最多可以完成2000亩的飞防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管护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刘森大学毕业后没有留恋城市,毅然返回家乡,与农业结伴,与农民为友,几年来,他的身影几乎遍布兴国各乡镇的果园、稻田,一直在这片红土地的田间地头推广农业新技术,给农业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

  “从事无人机植保作业虽然辛苦,但看到农作物的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我觉得再累也值得。我会一直从事农业,推广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刘森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文化旅游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文化悦读
   第08版:文化红土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新院建设全面提速
耕地可否转为宅基地
图片新闻
农事“大托管” 托起新“硒”望
广告
图片新闻
无人机“放飞”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