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春贤
他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动员群众加入农民协会,组织农民武装起义,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他信念坚定,机智勇敢,面对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并在后来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用火热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他就是南康籍革命烈士彭恭机。
1907年,彭恭机出生于南康三益乡九江坑杉树下自然村。他年幼时就热爱学习,在村私塾读书七八年,成绩优秀;他练就了一手好书法,善于团结同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由于生活所迫,彭恭机被迫辍学,只好靠弹唱、写对联等方式谋生度日。
苦难的生活,铸就了彭恭机刚毅坚强的品格。1927年9月,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易有珍回到家乡龙回,开展革命宣传。在易有珍的启发和教育下,彭恭机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并逐步认识到: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穷人才有出头的日子。于是,彭恭机毅然参加革命,以弹唱为名,走村串户,与农民促膝谈心,一起劳动、吃饭、睡觉,秘密宣传“二五”减租,“一切权力归农会”,得到农民的拥护和爱戴。不久,成立了三益乡农民协会,由他担任主席。
1928年,经易有珍介绍,彭恭机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彭恭机利用偏僻山区的有利条件,以九江坑、小南坑为活动据点,与三益乡的共产党员一起秘密开会,研究开展革命斗争的措施和办法。
1928年2月,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南康准备举行潭口农民武装起义。易有珍、彭恭机等积极筹集武器,支援潭口农民武装起义。2月16日深夜,潭口真君庙正大门前,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枪炮声,在中共南康临时县委的领导下,起义队伍很快占领了潭口镇,随即成立了南康潭口工农革命委员会。第二天,国民党反动势力派重兵包围了潭口。敌强我弱,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队伍转入地下斗争。潭口农民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罗贵波,1987年春为纪念赣南农民武装起义60周年曾题词称誉:“工农揭竿起,春雷震乾坤。星火燎原野,胜利属人民!”
潭口农民武装起义受挫后,南康党组织的活动中心转到龙回,并在龙回成立了中共南康特区委,领导全县的革命斗争。8月13日,南康特区委得到国民党钨砂局有一货船从赣州开往大余西华山的情报后,就派彭恭机与朱伯璜秘密率领一批党团员和农协会员,连夜赶到贤女埠大坝里,伏击该船,夺得长枪2支、银圆2万余元,并用这笔钱买得马枪2支、短枪3支、子弹一批。后来,彭恭机参加了攻打信丰牛颈、东岗堡和南雄乌迳等地厘金税卡的战斗,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为建立南康武装赤卫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11月22日,彭恭机参加了中共赣南特委在九江坑召开的信丰、南康干部会议,着重研究了发动和领导各县农民举行武装起义的问题。彭恭机成为西河暴动委员会成员之一。
1930年3月22日,党领导了龙回农民武装起义,成立了南康县革命委员会,朱伯璜任主席。彭恭机积极响应,在三益举行起义,带领农协会员连夜砍断电杆电线,截断交通,按自然村组织起义队伍,打土豪,破粮仓,把财物分给贫苦群众。随后,三益区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区以下设九江、石滩、李村、桃枝湾等乡革命委员会,还成立了三益区赤卫队。按照县委的指示,建立了中共三益区委员会,彭恭机任区委书记,领导三益群众进行了政权、经济、文化、武装等方面的建设。
5月28日,南康、大余、赣县的国民党反动民团联合向龙回苏区进犯。彭恭机领导三益区赤卫队、起义队伍配合县赤卫队和龙回、浮石的起义队伍,在朱伯璜的统一指挥下,动员群众转移,组织队伍轮流阻击敌人,诱敌深入,分左、中、右三路伏击敌人,毙伤数百敌人,缴获步枪十余支及土枪、土炮、梭标等一批,粉碎了敌人的“三县会剿”。
6月26日,国民党南康县长蔡挽唐出重金雇请湖南军阀胡凤璋率部200余人,配合国民党南康民团进攻苏区。彭恭机组织九江和石滩赤卫队、暴动队,密切配合红二十二军、县赤卫队、龙回赤卫队等,分路迎敌,再次大败敌军。曹德连少将后来回忆道:“这一战胡匪伤亡三十余人,俘虏参谋长朱镇楚等数人,缴获步枪十余支,手枪一支,子弹十多发,敌人丢弃尸体数十具。”
7月,南康苏区撤区并乡,彭恭机任南区区委常委兼组织委员。8月,彭恭机积极响应“扩红”的号召,参加了红二十八纵队。不久,该纵队被编入红三十五军,彭恭机任第三○七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三十五军在瑞金改编为红军独立三师,彭恭机任第七团政治委员。
1933年10月,彭恭机调任信康赣游击纵队政治委员,在信康赣地区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1934年4月,彭恭机率游击队在龙回活动时,不幸被国民党广东军包围,并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恭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