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本报讯 (记者张惠婷)近日,在大余县新城镇水南村蔬菜大棚内,番茄、辣椒等蔬菜长势正旺。“多亏了县里面推荐的可降解地膜,实现了地膜的‘一膜两用’,还解决了土壤污染问题。”水南村种植大户李方平说。大余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打好农用地膜污染攻坚战,通过健全废旧农用地膜回收体系、加大生物降解膜示范推广力度等举措,共回收废旧农用地膜农药包装等塑料制品逾50吨。这是我市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我市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围绕工业固体废物、农业源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等领域,推进源头化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我市将“无废”理念融入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促进矿产二次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无废园区、“无废零碳”工厂创建,助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培育无废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固废源头减量,完善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固废收集体系,提升脐橙、油茶、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 

  我市深入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引导各类生产生活单元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治理水平,促进“无废”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我市共命名113个“无废细胞”,其中包括44所“无废学校”、38个“无废机关”、12个“无废工地”、12个“无废果园”、3个“无废工厂”、4个“无废商圈(超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时事
市政协中共界别开展主题活动
九三学社赣州市委会举行活动庆“六一”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图片新闻
赣州首届少先队鼓号队风采大赛决赛举行
石城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赣州经开区发布高质量发展成果
综合信息
我市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