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赖正平 赖雪佩)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近年来,南康区第十一中学开展以兴趣为导向的多元化课后服务课程,引导学生挖掘内在潜质,进行自我锻造,取得较好成效。
该校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课程。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校教师以美术、手工、舞蹈等作为教学内容。目前,该校以“青花瓷”纹样为主题的美术手工作坊已初具规模。在南康区第九届中小学校(幼儿园)艺术节文艺展演中,该校师生的舞蹈《我的祖国》荣获优秀节目。
足球、篮球、羽毛球、啦啦操等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变能力,还能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在2024年“龙南·围屋之都杯”江西省青少年啦啦操锦标赛中,该校啦啦操社团选手获乙组技巧1级规定动作第一名。
在科技类活动中,该校通过无人机、编程等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近年来,该校科技社团代表我市参加江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赛,荣获江西省一等奖第一名;该校6名学生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荣获6项国家级荣誉。2022年9月,该校将科技社团分为机器人和无人机两类,并组建校级科技辅导员队伍,提升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去年,该校科技社团的学生代表们参加了教育部白名单6个赛项,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