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丹)6月10日上午,走进宁都县小布镇大土楼村,只见花红树绿,移步即景,游客们沐浴着阳光,穿梭于村间小道,感受着小布宜居宜游的新面貌与村民们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过去的小布镇,是远近皆知的“穷沟沟”。没有找对出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小布镇人,迟迟没有挣脱贫困的枷锁。
“现在,我们小布名声在外,经常有一拨拨的游客来旅游,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布镇村民林祥贵高兴地说。
小布镇红色旅游资源众多,是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拥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还有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等革命旧址。
为发展全镇乡村游,小布镇先后投资1200万元建设红色景点,培育红色培训产业。通过多种融资模式,累计投入2.4亿元实施镇村整治,打造了仿古步行街,拆除镇区内违法违章建筑,建成了多个富有特色的社区。
“没有全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吸引不来这么多游客,是这些旅游资源和政府的好政策开启了我的幸福生活。”林祥贵说。2016年4月开始,林祥贵购买了7艘小船,投放在小布河上,供游客泛舟游河。2023年,7艘小游船为林祥贵带来了近6万元的收入,其中,仅国庆“黄金周”就收入2万余元。
随着全镇乡村旅游的推进,镇上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受益的不仅仅是林祥贵。大土楼村村民宋芳玮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农家乐,摆起长龙宴,接待一拨又一拨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般情况下,一天盘点下来,利润有好几百元。”宋芳玮欢喜地说,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仅5月份收入就超过了8万元。
“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就是一把金钥匙。”小布镇党委副书记杨辉介绍,该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同步实施了红色旧址群、古色建筑群、绿色观光带等景点景观的建设,加速旅游发展融合提升,促进了休闲旅游实现跨越发展,全镇年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消费带动经济增长,通过扩大消费促进了全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该镇通过实施“旅游+就业”方式,带动群众就业。目前,该镇共有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大量返乡人员及低收入人群通过务工、公益性岗位、经营农家乐等方式加入旅游产业中来。乡村旅游让小布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