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岳
“因为活不成一首诗,所以写一堆灰烬”,这是周簌在她的第二本诗集《在我的故乡酩酊大醉》里,我姑且称之为后记的标题,这本诗集没有序,除了正文,就只有这篇“后记”,整篇读下来,她所谓的灰烬,其实是指它的曾经燃烧,并释放出热,温暖过孤寂的心灵。这倒是让我想起鲁迅先生《野草》题辞里“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和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的话来,即便前者还停留在一位女性个人敏感的爱憎,无关大我的境界之中。
我和周簌相识,是在六七年前,由于文学方面的爱好,我被朋友拉进了我们当地一个微信诗群,之后在一次诗歌聚会上见的面,她披肩长发,眼睛大而明亮,显出温婉气息,属于典型的江南女子形象。她是抚州人,嫁在赣州,因此,她诗集所说的故乡,应该包含这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
诗集《在我的故乡酩酊大醉》共分五辑,分别是“在我的故乡酩酊大醉”“小镇生活”“时间无有深情”“隐秘的爱”“野花、构棘及其他”,精选收录着2018年到2021年期间写的诗歌。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从这本诗集里,你可以看到一位感性、敏锐的女子,从日常生活中抓取诗意,在深夜里和心灵对话,对山川流水、旷野密林、田埂鸟雀等自然之物有着无以言说的爱。
有人曾说,纯文学读者是小众人群,是无限的少数人。而诗歌受众,更是这少数人中的少数,然而,即便如此,这本诗集仍在为能读懂它的少数人,努力完成它作为文字的使命,就文字来说,它又是永恒的。诗集传递着诗人对于美、对于孤独、对于缺憾、对于故乡的认知,寄情于景,托物言志。
“软绵的唇,只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安住在人世的背面/我们并不感到孤独/动情的时刻,我们只会抱着对方痛哭”“你啊,让我感觉,我像一个老瓷器/嗯,你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青花瓷”这些都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而“它的寂静,覆盖着/一丛野蔷薇打开的寂静”“白雅的光浮在半空中/你不必感到为难,我的寂寞不是因为你/油桐花开得很白的那个晚上/我有雪一样的寂寞”这样的诗句,必然是夜晚的产物,是属于一个人的孤独。如何排解孤独,诗人写道:“或许时间与沉默最终能解开/这样想着,在漫长而深沉的孤独中/我枯萎的内心,又长出一茎嫩芽”。一个写作者,终其一生,故乡是绕不开的话题,“野桃花开了/刺梨花白了/我安静的故乡就在前方”“谁与你同享我故乡的暮晚/谁就将陪你酩酊大醉一场”。她始终用深情对待自然万物,“我看见它们,忙碌欢快地/靠近又远离,它们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甚过我们”。她对时间是敏感的,“我保持平静的热望,迷糊,浑噩/甚至严重的焦虑”“像夏天的离去/野花用寂寂枯萎应答着她”没有人可以阻挡时间的流逝,作者只能用诗当一个容器,来记录发生着的一切。
《在我的故乡酩酊大醉》这本诗集,倾注了诗人周簌对故乡以及对诗歌的爱,她自己说“宁愿爱过而丧失,总好过从未爱过”。或许,受累于爱,就是对这本诗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