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盛夏时节如何保健

  盛夏时节阳气逐渐旺盛,阴气最为虚羸,而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盛夏始,养生这样做。

  盛夏天气炎热,湿热并重,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常常感到身体困乏,食欲不振,被称为“苦夏”。此时的养生关键在于:降低阴气消耗的同时滋长阳气。

  饮食:多食瓜果 补水健脾

  盛夏时节,梅雨天,暑湿盛,容易出现肢体困重,懒散倦怠,困乏嗜睡,胸闷不畅等症状,所以,饮食上宜清淡,多吃豆类、蔬菜、水果,健脾胃、除湿热、解烦渴。同时,由于夏季出汗较多,需及时补水,日常宜饮汤、羹、粥、茶、汁。中医推荐生脉饮、西洋参茶等益气生津养阴之品。在炎炎夏日,除了瓜果蔬菜,消夏饮品也必不可少,一碗酸甜可口的酸梅汤下肚,燥热的暑气顿时褪去大半。 

  起居:夜卧早起 中午小憩

  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

  穿着:解热透气 衣衫勤换

  盛夏时节气候湿热,应穿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衣服,如棉布、丝绸、亚麻等制品,这样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暑降温效果。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日常坚持温水洗浴,有益于身体发泄“阳热”。但要注意避免在出汗时立即洗凉水澡,不然易引起阳气郁闭,寒湿内侵。 

  运动:适当运动 合时合量

  盛夏时节,适当排汗,可以帮助提升气血运行,提升精气神。对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别追求大汗淋漓。运动后忌大量饮用冰镇饮料,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多种疾病。 

  调养:艾灸养生 温阳祛湿

  夏季多雨多湿,湿邪困阻阳气,影响气血运行,容易出现暑湿证,艾灸能够温通经络,开郁祛湿除寒补阳。正所谓“冬病夏治”,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夏季灸养,对体虚怕冷、男性下元虚寒、精力不济,女性手脚冰凉、气血不足、颈肩腰膝足劳损、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疲劳常可达到更好疗效。(钟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融湾
   第04版:健康
预防血栓可多吃六类食物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措施
广告
失眠除了吃药,还可非药物治疗
盛夏时节如何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