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钟清兰 实习生伍思博/文 记者刘凯 邹忠辉 刘青 特约记者杨晓明 李健 通讯员郭先明/图
开展200余项省级以上示范试点,成为国家部委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获批国家级试点示范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
2012年以来,中央企业在赣州落户投资项目85个,投资总额1710.34亿元;累计引进省外资金项目3492个、实际进资9699.46亿元;
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牵手4个国际友好城市,正加快打造新时代内陆双向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组组数据展示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令人振奋的改革成果。近年来,赣州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改革取得突破,赣州获全省全面深化改革考评“八连冠”。
近日,在赣州国际陆港,集装箱整齐堆放,龙门吊起重机装卸着集装箱货柜,随着汽笛声响起,一箱箱满载“中国造”“赣州造”产品的集装箱,奔向中亚和欧洲。
我市充分发挥赣州国际陆港全球航运和国际贸易“起运港”“目的港”功能,搭建互联互通“桥梁”,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赣州国际陆港班列开行总数及吞吐量位居全国内陆港口“第一方阵”,覆盖全球22个国家、151个城市,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500列。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探索赣州国际陆港、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融合”。创新运营“赣深组合港”“赣穗组合港”,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实现与沿海港口“同港、同价、同等效率”。
作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赣州坚持主动对接、全面融入,构建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抓住深赣对口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两省政府联合印发五年实施方案,率先建立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召开2次联席会议。两市领导开展互访交流多达100余次,部门、区县、园区互访交流超500批次。深圳科技园赣州分园、深圳赣州“飞地”产业园区、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等高质量产业合作示范平台稳步推进,建成运营全国首家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已吸引近百家深圳知名品牌企业“抱团入驻”,“特区+老区”加速双向奔赴。
“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赣州全面对标大湾区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创新“市县同权”“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等改革,604项对标提升事项全面完成,评标定标分离等18项改革经验全省推广,83%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企业”,151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一次办成”,127项深圳事项在赣州“24小时自助可办”,营商环境评价保持全省前列,“干就赣好”品牌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