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帆 袁琛)寻乌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湾区居民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近段时间持续高温,蔬菜瓜果的种植、保鲜、运输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何解决好高温下蔬菜瓜果的保鲜运输难题,让农产品新鲜端上大湾区消费者的餐桌?寻乌县聚焦鲜活农产品产地“最鲜一公里”,通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让“菜篮子”不惧高温“烤”验,从田间新鲜直达大湾区市民的餐桌,确保“菜篮子”供应充足。
日前,在该县幸福小镇宜源华智慧蔬菜基地近2000平方米的大棚内,苦瓜、丝瓜、青瓜、茄子等农作物相继成熟。这天一大早,菜农穿梭在各个蔬菜大棚采摘新鲜的蔬菜瓜果,现场一片火热丰收场景。
“现在白天天气非常热,采摘下来的蔬菜很快就蔫了,我们早上五点半就开始摘菜,要赶在上午十点半之前采摘完。每天都有4万斤的蔬菜送到冷库进行预冷,这样蔬菜就能够保持它的新鲜度,然后再用冷链车当天运到大湾区,确保让消费者吃到新鲜蔬菜。”宜源华智慧蔬菜基地管理人员黄萍说。
当前正值夏季高温,为了保证蔬菜瓜果鲜度及时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寻乌县在距离该基地不到500米的地方新建了一个田头冷链物流仓,新鲜摘下来的蔬菜马上运到这里进行预冷处理,再通过专业的冷链车及时运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农贸市场、商超进行销售。
据了解,为保障城市居民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寻乌县先后投入600万元资金支持19家农业企业建设田头冷链物流设施,总容积达1.4万立方米,冷链物流覆盖率达90%以上。通过冷链运输无缝对接大湾区市场,蔬菜从地里到市场的时间,由原来的10多个小时减少到现在4个小时。
目前,寻乌县19家蔬菜企业冷库监测的数据显示,该县每天能保持600吨的瓜果蔬菜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同比增加了80吨,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保障蔬菜供应量足价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