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修索)“同学们,南宋词人辛弃疾,人生的前20多年在自己的故乡山东济南度过,后来辗转各地为官,在江西度过了人生三分之一时光,江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近日,一堂数字支教课在信丰县西牛中心小学的“四点半课堂”上火热开展。今年5月以来,山东大学承接教育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振兴”创新试验项目落地西牛,助力西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力“招才”,让高素质专业人才汇聚西牛乡村教育舞台。西牛镇将承接山东大学数字支教创新试验项目作为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理念更新、提质发展的重要契机,积极沟通对接、争取项目落地,招引来自山东大学历史、基础医学、化学、财经、工商、新闻传播、机械工程等7个专业的硕士、博士人才共9人,结合学科背景与实际需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设计课程体系。
着力“引智”,让美育德育精品课程融入西牛中小学课堂。数字支教项目突出问题导向、实效导向,从西牛中小学教育实际出发,围绕“五育并举”,以“四点半课堂”教学切入,定制化开发英语口语、艺术创造设计、数学素养提升、科普教育、文史通识教育等5个方面的课程。此外,数字支教项目注重推动本地教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课程培训、课上服务保障,助力西牛教育理念更新。
全力“促教”,让先进经验和创新理念走进西牛教育界。项目落地西牛后,支教人员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融合平台系统课程资源和自主开发课程,探索应用数字化手段引入优质课程、先进教育理念,打破地域时空限制和短期支教局限,特别是注重在美育、德育及育人与“促教”有机融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学科优势,推进西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