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甘宫轩 文/图
今年以来,赣州市公安局树牢“可防可控、重防重控”理念,创建“四防一倡导”(防侵蚀、防伤害、防犯罪、防溺水,倡导多元护学)主路径,在全市开展校园安全治理和学生安全防护专项行动,全面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和学生安全堤坝。截至目前,全市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38%,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数同比下降15%。
主防:筑牢安全屏障
“要多关心小明学习!特别是要经常提醒他不要到河边玩水,注意暑期安全!”近日,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沙石派出所教导员钟跃来到沙石镇龙岗村竹芫下组走访宣传防溺水安全,与外出务工的小明父亲林剑桥通话提醒。龙岗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钟跃一户户上门向留守儿童及其家属宣讲防溺水注意事项,针对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通过电话提醒他们做好防溺水安全监护。
高温天气,防溺水刻不容缓。市公安局积极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防溺水工作体系,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民调评警”活动,民警进村入户开展精准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失管家庭子女等重点人群的情况掌握,加强与在外务工父母沟通联系,督促村(居)基层组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邻里盯防”机制,组织民辅警不定期深入河流、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加大巡查值守,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溺水事故发生。今年5月份以来,全市共劝阻、制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玩水2100余人次。
防在先,防患未然。市公安局以防侵蚀、防伤害、防犯罪、防溺水为目标,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防”出实效。先后与驻市11所高校签订警校联动框架协议,推送风险提示单16份。协调推动全市选配3185名政法干警兼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法治班主任”,1307名社区民警和4400名“一村(格)一辅警”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持续深化学生、家长“同上一堂防溺水课”活动,修缮补齐重点危险水域“四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对毛竹竿)以及救生衣等救援设施5200余件,筑牢了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安全防线。
护苗:打通“最后一米”
“小朱同学,挺勤快的嘛!”近日,于都县公安局贡江派出所副教导员郭娟会同“警校护苗”工作站的老师一起家访胜利学校七年级学生朱小钦(化名)时,看到朱小钦正在摘菜准备午餐,高兴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在“警校护苗”工作站成立之前,朱小钦因结交社会不良青年,一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染上了抽烟、喝酒的坏习惯。工作站成立以来,通过民警多次上门家访帮教,朱小钦有明显好转,能够按时上下学,生活学习已逐步转入正轨。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千万家庭幸福安宁。市公安局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全市创新打造“警翼护苗”“警校护苗”工作站,有效整合公安、教育、学校、家庭等资源,大力构建预防、帮教、干预、矫治全链条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平台,解决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米”问题。据了解,于都县公安局“警校护苗”工作站成立以来,重点关注学生34人(其中送专门学校教育1人),成功劝返2名学生返校上学,对2家接纳未成年学生的娱乐场所进行责令整改。
市公安局还创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在全市建立了不良行为学生帮教干预矫治机制,实施“分类管理”“一人一专班”“一人一方案”“一人一档”管理,建立分流、撤管机制,实现工作管理闭环。赣县区公安局成立“警翼护苗”中心,有效整合公安、教育、家庭、志愿服务组织等资源,从源头防范涉未成年人安全事件和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宁都县公安局制定“一校一方案”,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安排警力进行“护学”值守,建立健全护学新模式,确保每所学校有人管、有人巡、有人防。
共治:坚持多元护学
护校安园,多元共治。赣州市公安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创新完善“一呼百应”快速处突机制。全市公安机关积极联合市监、城管、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校园安防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校园周边治安、交通隐患得到有力整治。
“我们是南康区公安局城市空警,正在开展治安巡查。”“校园周边车辆及摊贩请勿占道,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据统计,目前,全市共建设“警+N”护学岗1759个,安排校园保安、值班教职工等力量3.2万余人参与护学工作,指导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演练1800余场次。于都、信丰、宁都等地公安局还在校园聚集区建设教育警务站,瑞金市公安局向城区13所规模学校派驻21名专职警力,将警务向校园一线前移。会昌县公安局积极对接学校,联合开展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建立涉校矛盾纠纷台账,明确校领导、包案老师和民警责任,做到每一起纠纷都见人见事、见底清仓。
全市公安机关不断汇聚全警、全社会力量,发动学生家长、校园周边爱心商铺以及“五老人士”2.9万余人,组建“校园红袖章”队伍360余支,协同开展校园突发事件“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最小作战单元建设。“犹江义警”“章贡义警”“乡村义警”等一批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做好巡逻护学、安全宣教、心理疏导、涉校矛盾风险摸排化解等工作,有效推动了平安校园建设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