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珊伊 实习生袁梦)近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第44次主任会议上,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美丽赣州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回头看”专题片。据悉,上年度专项监督活动发现的4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并推动全市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长效机制。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以专项监督活动推动全市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一个缩影。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组织开展美丽赣州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活动,聚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修复”,通过明察、暗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实地察看。专门开展加强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活动,深入东江源区主要县——安远县、定南县、寻乌县开展调研,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融湾发展。还建立赣深两地人大联席会议制度,在立法、代表培训、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招商引资等多个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并邀请了深圳市人大有关同志和人大代表赴东江源区域调研。积极响应省人大2024年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代表视察、案件旁听等方式,推动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加大办案力度、提升办案质效,以“人大监督+检察监督”推动解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侵害公益保护问题。
此外,全市各县(市、区)人大结合年度监督工作,充分运用有效监督方式助力生态环境改善。如安远县人大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充分发挥本地农产品优势助推融湾发展,今年认证“圳品”品牌6个,9款安远农特产品在深圳市海吉星线上平台销售,45款农特产品进驻线下深圳市“圳帮扶”江西赣州馆销售;兴国县人大聚焦水土流失系统治理持续开展监督活动,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石城县人大聚焦赣江源国家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听取赣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工作专项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整改情况,助力赣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设立了科研博士站和森林公安派出所;寻乌县人大聚焦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新业态培育,努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年已承接深圳红培班次六期300余人次。
在全市努力下,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亮眼成绩:截至7月底,市中心城区PM2.5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优良天数比率99.1%,两项指标居全省第一;今年1月至7月,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分别为100%、97.26%,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赣江干流(赣州段)4个断面稳定保持Ⅱ类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