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剧场”演绎“大普法”

——大余法院创新普法方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谭忠平 谢敏

  “截至目前,我们已围绕防诈骗、防毒品、防欺凌、防性侵、防网瘾、防溺水等主题展播17期,辐射全县65所中小学校学生4.2万余人,播放量达15万……”近日,大余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院按照“八五”普法规划总体要求,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工作责任制,聚焦校园学生这一群体,联合该县教体局、团县委推出校园情景普法栏目“蒲公英普法小剧场”,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法治“扣子”,有效助力平安校园建设,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订单式”剧本强互动

  该院转变理念,从过去的“我讲你听”转变为现在的“你点我讲”,搭建“法院+学校”普法内容订单加工机制,通过与“点单”学校充分沟通,根据各学校自身普法需求和校园生活实际,由法院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编写剧本,以求普法教育真正因材施教,切实增强感染力和渗透力。在根据学校需求编写初稿的基础上,邀请编剧、老师把脉会诊,反复打磨,直至学校满意为止。在编排过程中,坚持与阶段性重点宣传工作相结合,以近期发生在师生身边有一定影响力的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吸引师生关注,扩大宣传影响。如,《别怕!我保护你!》就取材于真实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 

  “沉浸式”演绎强体验

  在普法内容上,该院一改以往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针对校园法治教育需求,为学生打造“沉浸式”普法教育,使普法教育集趣味性、教育性、警示性于一体。在拍摄方式上,小剧场由在校学生直接参演,通过扮演“霸凌者”、化身“受害者”等以“身边人”演绎“身边事”的方式模拟校园生活场景,并适当邀请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参演,再由该院资深法官出镜释法说理,深化普法效果。落实经费保障,通过联系电视台指导拍摄,深化媒体合作,提高小剧场的可看性、传播度、影响力。通过情景重现,还原真实场景对话,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的理解,让学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辐射式”普及强推广

  宣传方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普法作品刻录成光盘,向全县中小学校及教体局、团县委、妇联等有关部门单位赠送200余份,以供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同时,通过大余县人民法院、各中小学校、团县委的官微、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展播,大范围辐射至全县各中小学,持续扩大“蒲公英普法小剧场”普法影响力和覆盖面,为师生带去了生动别致的法治普法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法治
让平安和谐可感可见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发力纠纷化解
三岁男孩深山走失 二十三小时被找回
路遇交通突发事故 法院干警暖心救助
“小剧场”演绎“大普法”
近期部分网络司法拍卖标的物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