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罗敏 特约记者张美霞 通讯员缪根媛)“收甘蔗、熬红糖,我可是行家。”日前,全南县龙下乡甘蔗丰收大赛上,山石村村民刘细珍1小时内扎捆好45公斤甘蔗,夺得大赛第一名,喜提2.5公斤猪肉的奖励。
记者了解到,龙下乡山地多、温差大,自然环境资源和交通区位优越,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鼓励,利用抛荒地栽种的130余亩果蔗含糖量高、品质好,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熬制红糖,掌握火候很重要,中间还要不停搅动。”入冬以来,山石村红糖香渐浓,村民钟兰姣院子里摆满了从田地里砍回来的甘蔗,晚上有空就熬制红糖。甘蔗榨汁经过过滤、熬煮、冷凝等多个工序,翻滚的糖汁逐渐变得浓稠,颜色由青绿色变成诱人的红棕色,古老的熬糖工艺完整呈现。钟兰姣告诉记者,制作的古法红糖售价为每公斤40元,每年都吸引大量周边顾客前来购买。
“周末的熬制古法红糖体验活动来啦!”山石村甘蔗种植大户刘娃斯则另辟蹊径,一条朋友圈引来十几条的“超想去”的留言报名。除了古法红糖,刘娃斯还开发了红糖姜茶、红糖姜片,引来众多游客体验熬红糖、做姜片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活动,共享千年古法制糖的独特魅力。
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该县陂头镇正河村一簇簇黄澄澄的柑橘挂满了枝头,种植大户蔡过房的6亩沙糖橘和20余亩脐橙喜获丰收。“这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入口即化,深受市场青睐。”蔡过房说,直采直供、以销定采的销售方式让自家果品不愁卖。
近年来,全南不断推出农文旅新场景、新玩法,持续讲好乡村振兴“甜蜜故事”,让甜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