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是我们党统一思想意志、加强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传承红色基因、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途径,必须从严从实,精准把握党员教育管理的“时度效”,把全体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既在“用时”更在“平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9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党员数量多、队伍大是我们党的显著优势,但与此同时也会面临管理难这一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将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在提高质量、加强教育、发挥作用上持续用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既要在“用时”,更要在“平时”,必须严在日常、抓在经常,一竿子插到底。要定期开展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在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上下功夫,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相关制度,建立经常性学习机制,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以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及时把积极上进、能力突出、品行过硬、口碑良好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对道德败坏、腐化变质的不合格党员及时予以清退,确保党员队伍源正流清。
既要“精度”更要“温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揆诸当下,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依然存在党员干部管理宽、松、软的问题。例如,在职党员履职不到位,农村党员党性不强、能力不足、行为不规范,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等。因此,各级各地在党员管理过程中要力戒“撒胡椒面”“大水漫灌”的管理方式,深耕党员教育管理责任田,既要体现管理“精度”,更要彰显服务“温度”,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要科学分类、精准施策,通过制定“履职清单”“问题清单”,以目标式管理推动在职党员敢为善为;通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动态管理机制,以跟踪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订单式管理,帮助农村党员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农村党员拓源提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把党员管起来、管到位。
既要“实效”更要“长效”。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抓严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就是要让广大党员的素质强起来,让党员队伍硬起来,真正把党员力量聚起来,把先锋形象树起来,让党员的作用得以有效且充分地发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员管理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雨”,党员作用的发挥是检验党员队伍建设成效的“试金石”,不能“一时兴起”,随后便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抓在日常、管在平常,以建章立制促长治长效。要及时总结管理经验、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管理服务上破难题,在作用发挥上求突破,激励督促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