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小吃赶制忙

  □肖秀节  张栋

  春节来临,在信丰县乡村大地,村民欢聚在一起,打糍粑、炸油果、炒烫皮、做米果……一道道客家特色小吃将新春年味烘托得越发浓厚。

  1月22日,在信丰县小江镇中兴村,几户村民欢聚一堂制作客家灰水米果。现场热热闹闹、紧张有序,捣米浆、揉粉团、揪剂子、压皮、包馅料、捏长条……村民们分工合作,一道道工序紧密衔接。伴随着村民的谈笑声,一个个韭菜盒子状和一块块长条形的灰水米果热气腾腾地出锅了。

  “灰水米果要做得好吃有嚼劲,灰水的熬制、大米的选材、泡米的时长、捣浆的手法都很有讲究。”60多岁的村民刘国英分享了她的秘诀。她有30年的灰水米果制作经验,是附近小有名气的做米果能手。她年轻时在街上卖自制的灰水米果,手艺受到消费者认可,这成了那时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灰水米果因为在泡米时,所用灰水是由茶籽壳、稻草烧成灰后熬水调制而成,所以吃起来有特别的韧劲;又因为加入了黄栀子碾米浆,所以有独特的橙黄色和清香。做好的条状灰水米果长得像金条,可蒸、可炒、可煮。作为当地传统年节食品,灰水米果不仅承载着当地人舌尖上的年味,也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生活的美好期许。每逢佳节或有喜庆之事,家家户户或制作或购买,村头巷尾飘散着阵阵米果香。

  “年底这段时间我们做的灰水米果供不应求,平均每天要做上100多斤大米。”中兴村返乡创业青年谢海辉说。他2023年返乡开始在线上平台卖当地特色小吃,成立了食品小作坊。依托家人制作灰水米果等小吃的好手艺和勤劳、淳朴的品质,如今,谢海辉将灰水米果卖到了全国各地,日均营业额约2000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市领导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
~~~
~~~
~~~
~~~
~~~——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走笔
~~~——章贡区“红色物业”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广告
送上关怀温暖 致以问候祝福
客家擂茶香飘古村
图片新闻
“手写春联更有味”
特色小吃赶制忙
青年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
匠心筑城绘新图
用“红心”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