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艳 通讯员肖光财 曾文汉)近日,在会昌县筠门岭中心小学的“养正躬耕园”劳动实践基地,一群“小农夫”手握农具,弯腰劳作,或翻土,或播种,或浇水,或拔草,小小的身影忙碌而专注。
“原来菜苗是这样长出来的,种菜可真不容易呀!”学生们参与种植后感叹。从最初对农具的陌生,到熟练操作;从对种植知识的一知半解,到如今能熟悉地讲解作物生长习性,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满满。“通过今天的劳作,我不仅学会了种菜,还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以后要好好珍惜粮食。”六年级小种植员刘烨榕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
在筠门岭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筠门岭中心小学精心打造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养正躬耕园”。这个基地占地1731平方米,划分为36块标准菜畦,每块菜畦都有专属的名字,“崇德畦”“勤学畦”“健行畦”“雅韵畦”“匠心畦”“初心畦”分别对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和红色教育。目前,基地里种植辣椒、玉米、豆角、苦瓜、丝瓜、扁豆、毛豆、茄子、红薯、苋菜、空心菜、西红柿、西瓜等农作物。
“养正躬耕园”不仅是一片耕耘的土地,更是一方教育的沃土。在这里,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农耕,在出力流汗中锻炼意志品质,领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意,也在团队协作中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学校将以此为依托,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以耕树德、以耕增智、以耕强体、以耕育美、以耕促劳、以耕传红”的育人愿景,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