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色”为底绘蓝图

——瑞金市泽覃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李园 刘永仓 胡丽微

  红色旧址前,游客络绎不绝;金鹊谷内,游乐设施完备齐全;柏油路上,车辆畅通无阻……在瑞金市东南部,以毛泽覃烈士命名的泽覃乡,正以红色基因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书写着“红绿相映、产村融合”的时代答卷。

  近年来,泽覃乡以瑞金“城市后花园”为定位,整合“红魂、绿韵、畲情”三大资源,通过党建引领共治、文旅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升级,实现了从“守着金山受穷”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跨越。

  在泽覃乡,党建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引擎”。该乡安治村党支部入选江西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创新“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企业联动”模式,引入企业运营,构建“村集体+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村集体年收入达27.6万元。

  曾经,泽覃乡因交通闭塞、人口外流等因素,陷入“资源富、发展穷”的困境,大量土地、房屋闲置,红色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为破解瓶颈,泽覃乡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向上争资争项,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多条主干道全线贯通,形成“外通内联、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同步完善“毛细血管”,实施安治—希平自来水项目,推动村级电网改造提升,完善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实现路通、水畅、电足,打通乡村发展命脉。

  昔日的“泥泞路”变身“风景线”,“空心村”重现烟火气,整洁的村容、优美的生态与深厚的文化交相辉映,瑞金“城市后花园”实至名归。

  “绿色”是泽覃乡的自然本色,“红色”是泽覃乡的精神本色。泽覃乡是中央苏区核心区最早点燃革命火种的地方之一,共有857位烈士,拥有安治村、泽覃村两个中组部评定的“红色美丽村庄”,以及5个红军烈士村,红色底蕴深厚。该乡充分利用红色、绿色等特色资源,发展集红色研学、山地观光、畲族风情、科普研学、生态体验、避暑度假、户外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成为瑞金市“周末游、亲子游、一日游”新旅游胜地。

  “以前守着好山好水好故事,就是没门路。现在交通便利了,游客多了,大家的土菜、山货都成了宝!”泽覃乡党委书记胡佰林介绍,依托红色资源,该乡修缮安治暴动桥、邓希平故居等革命旧址,打造毛泽覃烈士陵园、安治村史馆等红色阵地,开发《红旗猎猎立桥头》《英雄血染红林湾》等沉浸式党课,吸引党员干部和游客前来研学。

  此外,泽覃乡还打造了“红培研学+畲族体验+生态休闲”精品线路。希平村党支部牵头流转房屋6200余平方米,全力整合各类资金,统一规划施工,泥墙黄屋变身为民宿,废弃农具、朽木摇身一变成艺术品点缀其间,非遗馆内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安治村重塑畲族建筑风貌,建设民俗体验馆,组建畲族艺术团,举办“三月三”民俗节庆,推出长桌宴、服饰变装等体验项目;安治、希平村沿河生态休闲景观带风景如画,金鹊谷营地跃升为瑞金乡村游的热门打卡地;泽覃村利用生态禀赋,精心开发丛林穿越、亲子漂流等旅游项目,并推出“泽覃鲜蜂”特色饮料等业态,去年国庆节试运营以来,村集体经济营收超10万元。今年“五一”假期,该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成为瑞金市文旅新爆点。

  为实现长远稳健的发展,泽覃乡深化乡村治理,整合各类网格,构建“一对多”联系服务机制,探索创新“三色积分”制度,发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杠杆作用,引导党员、网格员、村民共同参与,持续开展奖学助学,不断浓厚“崇文重教、勤耕苦读”氛围,引领乡风民风向上向善。

  如今的泽覃乡,红色旧址与畲族新村交相辉映,生态田园与研学基地相得益彰。从“红色热土”到“振兴样板”,泽覃乡以红铸魂、以绿赋能、以治固本,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家底”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资本”,为革命老区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泽覃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瑞金新闻
“三色”为底绘蓝图
瑞梅铁路瑞金站首根高柱信号机成功组立
人防+技防 构筑“防溺墙”
图片新闻
应急科普入村进校
激活一池春水
整治道路隐患 护航群众出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