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州抗疫战场上,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抽丝剥茧,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毒来龙去脉,被人称为疫线“侦察兵”,他们就是防疫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他们需要从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凌乱多变的生活轨迹中,通过摸查找出传染源,切断传染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每天一起床,脑子里就都是问号。”江西援随医疗队队员、上犹县疾控中心预防医学科医师刘江说,流调人员对患者发病前14天的生活轨迹,比如他们都干了什么、具体接触过哪些人、有无武汉接触史、病例接触史等,所有信息都要掌握,不漏任何一个传染源。
询问出这些相关信息后,他们要将这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串成一条紧密相连的传染链条,从而摸清病毒的传播路径和感染人群,并为后续如何阻止病毒传播扩散提供参考和依据,最终实现传染病的全面控制。
“在哪个餐馆吃的饭?”“有哪些人参加?”……刘江和队友一遍遍耐心地启发对方回忆,包括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等,争取找到更多的密切接触者。“医疗救治是去存量,我们则是控制增量,把关口前移,找出传染源,切断传染链。”
1月30日,疾控系统驻随州市防控小分队一到随州,就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他们先后到随县和广水市对流调队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而刘江等5人常驻随县,配合该县多支流调队开展工作,并在实践中向他们传授经验。
流调人员每天白天都要徒步十几公里,频繁往返社区、集中隔离点、医院开展调查,晚上还要拿出分析报告提交给当地疾控部门,为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江西省对口支援随州市前方指挥部防疫组组长孙群说,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线医护人员竭尽全力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存量,流调人员则是全力以赴切断传染链,控制疫情蔓延,减少新患者的增量。
截至3月19日,9名流调队员共排查密切接触者2473人。近日,刘江所在的疾控系统驻随州市防控小分队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