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应对生活作息紊乱导致的失眠

  □鄢骏

  疫情期间,大部分市民响应号召,待在家中、不聚集聚餐,宅家的日子吃了睡、睡了吃,要么整天抱着手机,要么坐在电视机旁追一天的连续剧。这样的生活作息刚开始会让人感觉无比惬意,但久而久之,却给一些人带来了失眠的困扰。

  近日,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科就接到了很多患者的来电咨询。有一位吴女士,平日工作繁忙,春节期间开始宅家。刚开始,吴女士想着终于可以好好休息,把平日错过的连续剧看个遍,整天拿着手机“刷剧”,看累了眯一会接着看,有时看到凌晨一两点。随后,吴女士渐渐发现夜间难以入睡,十分害怕天黑,连电视剧也懒得看了,时常感到坐立不安。

  接到吴女士电话咨询后,睡眠科的医生给吴女士进行了分析,认为她是因为睡眠作息时间紊乱,白天过多的小睡导致出现急性的失眠。加上白天工作和活动较少,长时间看手机,蓝光照射导致体内调节生物钟、情绪的神经递质分泌紊乱,进一步加重了吴女士的失眠、焦虑症状。

  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市民出现与吴女士一样的情况。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呢?我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生活作息:

  ●规律安排作息,有计划地度过每一天。越是在缺乏生活规律的情况下,越要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计划好,严格按照时间去做。这样做,我们可以创造和正常上学上班的时候类似的节奏。这种节奏让我们在处于焦虑、恐慌之中的时候,能够回到自己的计划中来。

  ●进行适量运动。即使不能外出,在家中也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跳操、瑜伽、平板支撑、呼啦圈等等。

  ●不能忽视了与太阳的亲密接触。日照时间少,容易导致失眠、抑郁,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极圈国家的人们失眠、抑郁的发病率最高,这就是跟北极圈日照时间短有关。

  ●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对着电脑屏幕。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释放,只要周围有足够的蓝光刺激到眼睛,松果体就会停止释放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是一种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胺类激素,它能缩短睡前的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深度睡眠,让人不会容易惊醒,还有较强的调整时差功能。

  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失眠。整体关注自己的失眠,总是强迫自己快速入睡,这样反而加重了自己的焦虑情绪,进而更难入睡。即使失眠了,第二天还是该干啥干啥,切不可过分关注。

  此外,良好的睡眠,能使人们分泌更多的免疫因子,拥有更好的抵抗力来抵抗病毒。

  (作者系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科副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抗疫发展两手抓 奋力夺取双胜利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时事
   第05版:中缝
特朗普小抄泄露“甩锅”意图
疫情过后,分餐会成为潮流吗?
良好睡眠,健康中国
如何应对生活作息紊乱导致的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