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光不负追梦人

——于都县罗江乡老党员赖春生的故事
赖春生冒雨打伞查看新品种玉米的长势。

  □记者余书福 通讯员洪淑珍 宋嘉华 文/图

  “如今政策好,只要努力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这是于都县罗江乡筀竹村68岁老党员赖春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赖春生干过测量员、发电员、村干部,经历了中年丧子、老年多病的坎坷之后,沐浴着党的阳光,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近年来,他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从一名贫困户转变成为种植致富能手,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脱贫之星”等荣誉。如今,他还是村中“学习强国”学习达人。5月29日,记者采访了赖春生,听他讲述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A

  无悔:留守老家孝顺父母

  赖春生是家里五兄弟中的老大,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在西岗山水库谋了一份测量员的工作。

  “离家近,能上班还能照顾家里。”赖春生说,那时候高中毕业生很受欢迎,当时有不少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其中就有乡里和县里的一些部门,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长兄如父,赖春生深知这个道理。从家中出发,翻一座山就到了西岗山水库,上班之余可以多为家里干点活,让4个弟弟安心读书。结婚后,赖春生和妻子张冬香继续协助父母挑起家庭重担,为4个弟弟撑起“一片晴空”。

  有了哥嫂的“垫底”,4个弟弟没了后顾之忧,学校毕业后相继成家立业,并成为商界的佼佼者。随后,4个弟弟陆续离开老家,有的把家安在于都县城,有的则到赣州城区买房居住。

  1993年,赖春生入党,并开始担任村干部。随着生活条件转好,赖春生也曾萌生到于都县城买房的念头,但考虑到父母不习惯城里生活,且几个弟弟又不在老家,便决定留守村中陪伴父母。

  “唉!有什么千万不能有病。”这句话,赖春生是刻骨铭心。

  2000年,赖春生的儿子不幸被查出患有肝癌。为此,他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数万元的债务,令人痛惜的是,儿子的性命终究未能保住。

  中年丧子,赖春生一夜白头。为了还债,加之家务缠身,2001年,赖春生辞去村干部职务,返回到西岗山水库做了一名发电员。

  2017年,老父亲病逝,4个弟弟决意轮流照顾老母亲,让大哥缓口气。可赖春生却说:“老母亲已习惯了在农村生活,家里有我照顾,你们在外不要操心。”

  “年轻时要协助父母照顾4个弟弟,现在自己老了还要照料80多岁的老母亲,你图什么?”对于村民们的不理解,赖春生回应道:“我是党员,又是大哥,只要全家人和和睦睦,苦点累点也无悔!”

  B

  奋进:获评全县“脱贫之星”

  上班之余,赖春生不但把自己家的农田种上水稻,还将4个弟弟名下的田地翻耕过来,种上了玉米、花生、西瓜等农作物。看到老伴这么拼,张冬香也“不甘示弱”,每到收获的季节,老两口便将玉米、花生、西瓜挑到圩镇上去卖。

  也许是长期操劳的原故,2012年的一天中午,赖春生晕倒在西瓜地里,被人发现送医后,经查患有眩晕症。医生叮嘱他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出院回家后,赖春生放心不下地里的庄稼,仍起早贪黑地往田间地头钻。

  2014年,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后,赖春生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党的政策扶持,老两口不等不靠,干劲倍增。

  在得知赖春生对瓜果种植情有独钟后,2016年3月的一天,赣州一家种子公司的罗老板专程开车来到筀竹村,找到赖春生:“赖师傅,我公司有水稻、花生、西瓜、玉米等新型品种,公司急需有人试种,我觉得您是最合适的人选,是否愿意帮忙?”

  “只要能帮助农民稳产增收,我愿意!”罗老板的话音刚落,赖春生就爽快答应了。随后,双方签订了新品种试种协议,罗老板当场承诺:免费提供种子,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免费提供肥料。

  有了种子公司“三免”的“定心丸”,赖春生一头扎进地里,精心呵护着他的“心肝宝贝”。地里的庄稼没有辜负他的辛勤付出,不但长势好,品相和口感都不错。“去年我试种的新品种甜瓜大丰收,高出市场价3毛钱一斤,还供不应求。”说起自己的业绩,赖春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更让他自豪的是,几年来,经过他试种成功的新品种甜瓜、西瓜、玉米、花生等,如今在赣南乃至全省多地全面栽种,自己也受益还清了所有债务。

  赖春生坦言,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种子公司推荐的新品种也有试种失败的时候。看到赖春生为新品种试种呕心沥血,罗老板曾提出发补偿金给他,可赖春生执意不收,理由是:既然是试种,难免有失败。

  时光不负追梦人。2017年,赖春生不仅光荣脱贫,还被评为于都县“脱贫之星”。

  作为“脱贫之星”的赖春生,成为村里的“红人”,不仅村民们纷纷前来向他“取经”,其他乡镇的种植户也慕名前来学习他的种植“绝活”。赖春生很大方,手把手地教,直到大家学会为止。

  C

  乐学:成为“学习强国”达人

  自“学习强国”平台上线以来,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充实思想武装头脑的“加油站”。赖春生也不甘落后,不仅每天坚持打卡,如今还成为筀竹村的“学习强国”达人。

  “第一次接触‘学习强国’,我就深深地被迷住了,那可是一个了解国家时事、政策、方针的好平台。”聊及与“学习强国”结缘,赖春生说,作为全县“脱贫之星”,根据安排,他和其他脱贫先进个人在全县各地做经验交流,先后走遍了23个乡镇。所到之处,他被近年来于都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深地打动着。2019年12月,一次在县城的交流会上,赖春生无意间接触到“学习强国”平台,于是在县委宣传部一名干部的帮助下安装了学习强国App。从此,每天登录“学习强国”进行学习,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要有空,我就学习。”采访当天,从地里干活回到家中,趁老伴做午饭的间隙,赖春生拿出手机,本子和笔,登录学习强国App平台,边学习边做笔记。

  “自交流会结束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下地回家就拿出手机学习。经常半夜三更还在学习,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精神。”张冬香“抱怨”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赖春生看了看老伴说道,因为自己年纪大,加上农村网络不是很顺畅,只好等到半夜三更参加答题,这样才有机会得满分。说话间,赖春生将手机展示给记者看。经查阅,截至2022年5月29日,赖春生累计学习积分54291分,在筀竹村90人学习群中排名第一,在罗江乡127人学习群中排名第三。

  赖春生坦言,自己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并不是为了积累积分,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时事、方针、政策,思想行动一定要跟随新时代潮流。“几年下来,竟然成了习惯,要是哪天没有答完题,觉都睡不着。”赖春生说,去年生病住院,医生要他好好休息。等医生走后,他拿出手机“偷偷”地学。

  罗江乡党委书记练晓渝告诉记者,赖春生不仅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农村老年党员,组织上并没有要求他们进行“学习强国”答题,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提升自己,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每天在“学习强国”上看时政、学理论、挑战答题成了他的必修课。不仅如此,在江西党建的学习积分也位列前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于都县罗江乡老党员赖春生的故事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视觉
   第06版:周末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开放型经济
时光不负追梦人
不以文采论英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