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那一抹绿

——国家林草乡土专家黄明辉的故事
黄明辉(左)在林场查看铁皮石斛长势。

  □记者余书福 特约记者唐夏玲 文/图

  6月的全南,全县199万亩林地满目苍翠,溪流蜿蜒,美如画卷。置身其中,林下灵芝破土、铁皮石斛吐新、山茶花烂漫,处处生机勃勃。从一粒种子到一株树苗,从枝繁叶茂到开花结果,这个抚育成长的过程,对全南县天龙公司董事长黄明辉来说,既是源源不断的惊喜,也是36年来的不懈坚守和执着探索。今年5月13日,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办公室关于聘任《第三批林草乡土专家的通知》,黄明辉被聘任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

  日前,记者采访了黄明辉,听他讲述如何把对林木的深情转化为林草产业实践,并带动农户走好生态致富路的故事。

  扎根基层 科技兴林

  “八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这句俗语,描述的是全南长期以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身为全南人,黄明辉从小听着这句话长大的,所以,对树木和花草的热爱与执着,与生俱来。

  今年端午假期,别人忙着走亲会友,而皮肤黝黑、身材敦厚的黄明辉却闲不住,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兆坑林场,指导农户如何管护灵芝。

  “像这棵灵芝,凡是单独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要保留,岔的细枝条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不大,影响品质。”黄明辉一手持剪,一手拿枝,手起枝落,动作娴熟。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加上亲身示范,让围在他身旁的农户一目了然。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穷怕了。”这是黄明辉内心深处的呐喊。因此,他不忘自己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初衷:“身在农村,服务农民,最关键的就是要了解农民,亲近农民,给他们讲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帮助老百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采访中,黄明辉讲起了他与山林的不解之缘:1984年,黄明辉进入江西省第一林业学校学习林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南县林业局担任林业技术员,后又被调到全南县茅山林场任场长,负责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培育和保护。2010年,黄明辉又辗转到全南县天龙林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变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没变。生性好强的黄明辉,常和工人们一起跋山涉水,掘土、撒种、培土、浇水,没有半点领导的架子。

  耕耘林业36载,黄明辉对林下灵芝经济情有独钟。依托全南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他把目光聚焦到仿野生林下灵芝和铁皮石斛种植的培育实验,选育优种,技术推广……最忙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短短几年,天龙公司林下经济从无到有,迅速壮大,仅林下灵芝一项,面积就达7000多亩。

  2014年,黄明辉开始在兆坑林场“借”了50亩林地做林芝“示范田”,不但林下灵芝长势好,而且未收获就被客商抢购一空,附近的村民也纷纷前来拜师学艺。多年过去,全南县14万亩灵芝、厚朴、黄精等中药材,19万余亩脐橙、油茶、芳香花木等林下产业发展,都留下了黄明辉忙碌的身影。

  植绿护绿 强林富民

  茅山、兆坑、小叶岽……全南县多个林场,黄明辉植下的一株株树苗茁壮成长,处处都是他的足迹。对于哪个山头种的是油松,哪些岭坡种的是油茶,他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全南县南迳镇园明山,油茶林布满山坡。每到油茶剪枝季节,黄明辉满山穿梭,与农户一起折断树枝,手把手教授农户科学种植技术。

  “当好示范标兵,让公司带动农户闯市场、奔富路。”思路形成后,2013年,黄明辉开始谋划与高峰公司的合作。在对国营林场的原有油茶进行考察后,黄明辉团队决定引进产量更高的高山油茶品种,发展了500亩园明山油茶产业基地。在黄明辉的技术指导下,油茶基地快速成长起来,先后研发出各类油茶深加工产品,培育出了“高山油茶”品牌。

  “当时黄书记推荐我当公司油茶基地负责人,我心里没底,现在能成功离不开他的悉心帮助。”园明山林场场长钟荣耀说。

  如今,黄明辉指导种植的油茶已超过5000亩,并带动300户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盛果期每年每户有7000元的利益分红,让在山林上“刨食”的群众摘掉了“穷帽子”。

  “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在黄明辉的带领下,天龙公司积极改造低质低效林,重点对国道、省道的桃江、黄田江岸线以及小叶岽天排山、园明山中滩等景区沿线,新造和补植补造珍贵树种、彩叶树种。随着荒山重新披绿、治理成效显现,全南逐步实现着从“绿化”到“美化”的转变。

  36年来,黄明辉以森林培育和保护为己任,让一座座山头绿起来。为实施好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黄明辉带领天龙公司党委一班人定制度、制章程,不断创新护林管护模式,将公司所有林地面积,按照各个林场分区域管理的原则,以3000亩至5000亩的山林划分网格进行管理。

  桃江河畔,绿意渐浓。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以来,黄明辉要求公司辖区的每个网格配备分场场长、监管员、护林员,由“一长两员”管到底,还编制了绿水青山资产清单和网格区域监管清单;“一长两员”对照清单,以固定的线路每天打卡式巡查,使辖区内的森林十多年来未出现过大面积火灾,偷盗、滥伐、虫灾等事件少之又少,保障了森林资源有人管、常态抓。  

  科技创新 不负青山

  青山如黛,流水潺潺,恬静的山间三五人群穿行其中。在全南县小叶岽天排山,种植户喻群正在管护铁皮石斛,被悬空种在树干盆栽装置中的石斛郁郁葱葱。

  “铁皮石斛适宜种在阴凉潮湿的环境,而树叶正好可以为其遮挡阳光,林下种有灵芝,相得益彰。”黄明辉穿梭在400多亩的林下种植园,对中草药悉心呵护。铁皮石斛既喜水又怕涝,对灌水量要求较高,小叶岽作为林下经济种植核心区,影响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浇灌等问题在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当时,黄明辉强制性要求工人对铁皮石斛进行无公害种植,可爱的松鼠却在林间撒欢。看着大把大把被“偷吃”的石斛,工人个个心如刀割。

  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的黄明辉,带着技术人员开展攻关,发明了一种松鼠类忌避剂制作方法并取得专利,不但可以驱散松鼠,还可以保障仿野生铁皮石斛的品质,用最小的成本创造了最大的效益。

  白天,上山观测树木生长情况;晚上,灯下做好记录;一有空就在办公室整理苗木的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在大量的科研实践中,黄明辉牵头完成了省级紫花含笑大苗嫁接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和参与“江西省全南县竹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等多项林业专业调查,获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几年下来,黄明辉让科技的“种子”在服务林业、林农中“开花结果”:完成紫花含笑异砧大砧嫁接技术研究,通过了赣州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并获得了2014年度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第三届江西林业科技奖三等奖;完成省、市、级科技项目“多穗石栎(甜茶)优良种源选择与繁育技术研究”等2课题项目,为全省多穗石栎优良种源选择打下了基础;主持完成国家级工程项目2个,分别是2017年、2018年中央财政贫困林场扶贫项目和全南县小叶岽生态林场兆坑药材示范基地项目;主持起草了企业标准一项《铁皮石斛树干盆栽技术操作企业标准(SOP)》。

  黄明辉说,他这辈子主要就干了一件事——“为了森林,同大自然拼命‘死磕’”。如今,全南县森林覆盖率83.39%,林地199万亩,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花卉苗木芳香四溢,空气优良率99.4%,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10万个,黄明辉的绿色梦想已结出了丰硕果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国家林草乡土专家黄明辉的故事
~~~——记“赣州市文明家庭”王春华一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觉
   第05版:项目建设
   第06版:周末
   第07版:健康
   第08版:红土
青年当有“四气”
守护那一抹绿
相濡以沫共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