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濡以沫共抗病魔

——记“赣州市文明家庭”王春华一家

  □记者彭梦琴 通讯员王卫卫 李千千

  在信丰县西牛镇天龙村,有这么一对夫妇,他们在生活上相濡以沫,在病魔面前相互支持鼓劲,用坚强、勤劳、朴实、关爱,演绎着文明家庭最美家风,这就是“赣州市文明家庭”王春华一家。

  日前,记者来到王春华家,只见庭院内一尘不染、三角梅开得正旺、家具摆设整齐,透露出她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王春华和丈夫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育有4个孩子。生活虽然艰辛但王春华从不抱怨,她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勤俭持家,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2009年3月,王春华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吃药、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当面对着高达数十万元的手术费及家中4个未长大的孩子时,王春华犹豫了,甚至想过放弃。“家中孩子需要你,钱不够我们可以借,只要人活着比什么都强,家里的事情不用操心,安心把病治好。”丈夫兰生明经常这样鼓励王春华。

  今年67岁的王春华始终面带微笑,不向命运屈服。她告诉记者,当年在医院确诊时,医生告诉她这种癌症活不过5年。面对人生厄运,她并没有低头,而是暗下决心,要利用这5年时间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在丈夫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王春华的病情奇迹般好转了,让她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念。

  2011年,王春华家里被纳入农村低保户,她和丈夫并没有在家中等、靠、要,而是竭力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生活的困境,积极主动发展种植业,流转了7亩地种植脐橙,闲暇之时还会外出打零工增加收入。随着生活的好转,他们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子。2015年,他们将脐橙扩种到11亩。

  都说爱笑的人家总会有好运,但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这个家庭。2015年,王春华的丈夫突发脑溢血,幸亏送医及时才无大碍。2016年,丈夫又被确诊为直肠癌。好不容易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又来当头一棒。“我告诉丈夫,癌症晚期我都可以熬过来,他也一定可以的。”回忆起几年前的事情,说到动情处的王春华潸然泪下。

  生活中的两人虽不善言辞,但夫妻间始终相互鼓励、相互支撑,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传递出最有能量、最温馨的爱意。经过几年的治疗,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一直以来,王春华夫妇在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勤劳致富,和儿媳相处十分融洽,与邻里也建立了良好关系,时常积极主动为邻居排忧解难。“王春华除了勤劳肯干,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前几年我们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我妈年龄大了,平时一个人在家,农忙时节,都是她来家里帮忙打理农活。”村民叶昌明说。

  王春华告诉记者,他们这代人,是捱过苦日子的,知道那个时候的日子有多难熬,而且在自己和丈夫患癌期间,邻里给了他们很多的帮助,所以不管村里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伸出援手。

  西牛镇天龙村党支部书记王鹏飞说,现在,王春华是镇里的人大代表,还担任了天龙村浪洞小组的妇女小组长,积极向村民传授脐橙种植经验,帮助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在她的带动下,天龙村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如今,王春华的3个女儿全部出嫁,儿子也娶上了媳妇,家里还盖起了新房子,幸福的天平又倒向了乐观、勤奋的王春华这边。“感谢党和政府给好政策,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年,孩子们也陆续长大,可以在外面挣钱,家里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把债也还清了。”谈起现在的生活,王春华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国家林草乡土专家黄明辉的故事
~~~——记“赣州市文明家庭”王春华一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觉
   第05版:项目建设
   第06版:周末
   第07版:健康
   第08版:红土
青年当有“四气”
守护那一抹绿
相濡以沫共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