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潘萍 通讯员 徐云梅
“形成一套可操作、有成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一个和谐宜居、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基层社区,就是为文明城市作出民生路社区贡献。”近日,赣州经开区民生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勇向记者介绍了社区治理助力文明城市建设的“法宝”。
“1+3+N”模式注入社区治理活水
15个商住小区,1个农贸市场,1所医院,民生路社区辖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多。如何有效服务群众,促进邻里和睦,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谢勇到岗后的第一道考题。
“去年11月,我们创新建立‘1+3+N’工作模式,形成由社区党支部为引导,小区党员代表、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物业为主体,辖区派出所、房管所、燃气公司等各行业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以每月开展一次流动交流活动为载体,形成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工作合力。”谢勇说。
中航云府物业经理徐诗荣就见证了小区治理方式的转变,最明显的便是小区居民的投诉数据呈现下降趋势,居民对物业存在的不好的刻板印象也有很大改善。
“以前闭门造车比较多,对小区的治理没有科学的方法。如今每个月都能学到新的专业知识。不久前,我们组织清洗二轮车纳入小区服务活动,得到了广大业主好评。”徐诗荣感受颇深,自交流活动启动以来,小区与小区的“碰撞”评比,物业与物业的交流借鉴,无疑给小区管理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小区是民生治理的基本元素。两年来,民生路社区深挖党建作用,高度重视基层治理,统筹整合各类城市管理力量在小区凝聚下沉,有效充实了城市基层治理力量。同时,多方合力及时解决当月交流活动提出的民生问题33件,推动社区群众实现共商共管共治共享。
“红太阳”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一个月前,民生路社区“银龄之声”一小时巡演活动在中环农贸生活广场开演,自编自演的舞蹈、歌曲轮番上演,附近的居民、放假的孩童、路过的行人都被热闹的场景所吸引。
“银龄之声”团长曾小芹告诉记者,这是民生路社区红太阳志愿者服务队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每逢节假日便在不同小区开展巡演,群众喜爱度非常高,每次都有许多群众驻足观看。此外,“银龄之声”一刻钟宣讲活动也是服务队里经常开展的特色活动,不断为社区治理工作添砖加瓦。
据介绍,红太阳志愿者服务队平均年龄58岁,有退休干部等志愿者200余人。他们在民生路社区辖区各个角落无私奉献,除了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还常常开展路面垃圾清扫、绿化带杂草清理、“牛皮癣”清除等常态化志愿服务。
“我们退休的老人希望能发挥余热,社区也鼓励我们组建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活动中看到小区越来越和谐,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大家从不认识到熟悉,老人家也老有所乐,就很满足了。”今年65岁的曾小芹说起带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
两年来,红太阳志愿者服务队已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带动民生路社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2021年,该志愿服务队还被评为年度赣州市优秀巾帼志愿服务团队。
如今,走在民生路社区,干净整洁的街道小区,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层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