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玉 杨鑫
连片的产业园区,生产有条不紊;广阔的田间地头,农民笑逐颜开;路网四通八达,高铁风驰电掣;乡村秀美如画,城市绽放新颜;干部精神振奋,群众跃马扬鞭……
仲冬时节,行走在红都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昂扬着奋进的旋律。
2022年,瑞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深入推进“六个江西”建设,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坚持不懈“攻项目、整环境、提效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1-11月,瑞金市生产总值实现154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5.6亿元,增长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95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5元,增长8%。
1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11月18日,瑞金市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2个大项目,总投资达60.1亿元。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瑞金市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把“攻项目”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千方百计围绕精工智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和现代综合物流(电商)“1+3+N”产业体系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1-11月,瑞金市共引进签约项目5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签约资金466.57亿元。该市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6.25亿元,争资总量为历年最多;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21.3601亿元,专项债券为历年规模最大;2022年3个项目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3.4亿元,其中,城市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为该市历史上最大单体投资项目。瑞梅铁路开工建设,瑞金机场等重大项目全面推进。“1+3”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规上企业17家,达到108家。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速推进,新增上云企业5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1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工业数字化水平有力提升。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瑞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企业发展的沃土。全面落实稳经济系列政策及接续措施,减税降费、企业奖补等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10亿元。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梳理惠企政策兑现事项85项,上线“亲清赣商”兑现平台54项。截至目前,共兑付资金7886.2万元,惠及企业197家。建立企业特派员制度,选派180名企业特派员联系142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地、资金、产销等问题,今年以来,共帮助重点企业解决问题265个。
2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以往需要十几二十天才能办好的事,现在只用两天就拿到了证。”在瑞金市政务服务大厅,江西百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钟建辉手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对该市高效的办事效率频频夸赞。今年以来,瑞金市聚焦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以“奋战双一号 勇争第一等”为目标,以“第一等”的站位,打响“金事今办”政务服务品牌,不断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让改革与便利齐头并进。
有序推进“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缩减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一般性许可事项可在1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科学推进“市县同权”改革,开设“市县同权”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强力推动“一照通办”改革,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推动企业开办普遍实现全流程0.5个工作日内办结,实行免费税务Ukey及电子发票,实施新开办企业的4枚基础印章免费刻制,线下已有42个审批事项实现“一照通办”。强化数据赋能,实施视频踏勘、不见面开标、异地评标、远程评审和不见面审批改革,打造智慧“远程+”政务服务联合体。截至目前,完成不见面开标项目110个,共16432家企业参与投标,为企业节约住宿费、人工费、交通费等约1700万元,实施视频踏勘业务500余个,压缩踏勘时间达75%,平均每个项目节约行政成本160元,实现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3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2月8日,瑞金市妇保院新院区全面开诊,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大幅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1—11月,瑞金市民生支出3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82.9%。一直以来,瑞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百姓的“民生关切”,大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从教育、就业、医疗、环境等方方面面出发,兜牢民生保障网,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年,该市投入22.41亿元建设21所城乡学校,投资规模和建设力度均为历史之最,目前已建成11所,新增学位1.1万余个,有效缓解了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截至11月底,瑞金市新增城镇就业404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36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2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25人次,为园区重点用工企业输送员工3252人。整合市属医院资源组建瑞金市总医院,投入15亿元全面推进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人民医院迁建工作,医疗资金投入规模和建设力度均创历史新高,有力提升了医疗卫生水平。日东乡、泽覃乡、象湖镇等5所新建区域性养老院正式运行。完成矿山生态修复约45公顷,改造低质低效林5.2万亩,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有效应对“6·13”洪涝灾害,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4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把“提效率”作为改作风的重要内容,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今年以来,瑞金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政治建设的第一要务,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统筹加强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引导全体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激活红色资源”经验做法入选中央党史学教办编写的《案例选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从严从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第一时间下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深入推进勤廉瑞金建设,以党建质量过硬行动为抓手,盯住问题抓提升,突出成效抓示范,凝聚合力抓推进,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化、项目化,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
宏图展望
●坚持攻项目、壮产业、促升级
持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月月签”活动,围绕构建“1+3+N”产业体系,大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紧跟国家、省、市政策走向,高质量谋划2023年项目盘子。高标准规划瑞金经开区建设,推动进位赶超。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活做旺红井步行街、朱坊红色康养小镇、温泉小镇等文旅项目。
●坚持抓改革、谋创新、聚活力
精准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任务部署,积极谋划2023年度改革重点项目。以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为主抓手,对标“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要求,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打响“金事今办”金招牌。发挥瑞金市数字经济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作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坚持提品质、保民生、增福祉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城市防洪、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全力塑造“红都今朝更好看”城市形象。抓好瑞梅铁路、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瑞金段)等项目建设,推进瑞金机场在2023年10月份实现试飞通航,努力把瑞金打造成为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全面完成21所城乡学校建设,加快推进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G+长效管护”平台覆盖面,争创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
●坚持守底线、防风险、护稳定
加快平安瑞金、法治瑞金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电信诈骗、涉毒违法犯罪,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力开展重复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抓好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等安全生产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强党建、转作风、提效率
大力实施党建质量过硬行动,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锻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勤廉瑞金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探索建立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常态长效机制,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政治谈话,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发展。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3年,瑞金市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力打造“两地五区”,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瑞金,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
(未署名图片均由瑞金市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