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尽心履职展风采

邱瑛
王秋麟
曾纪丞
吴忠浩
袁春洋
吴智尧

  □记者廖福玲 钟清兰/文 记者侯乐沛/图

  12月22日,赣州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在赣州大剧院一楼东南角举行。6位市政协委员走进“委员通道”现场,集中接受采访,就职业教育、基层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基层调解等社会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一个“金点子”助推一项改革

  峰山是赣州中心城区近郊的第一高峰,是“赣州八景”之一。“今年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前,我深入到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蹲点调研,走访当地干部群众近100人次。经过深入调研,我发现三大突出问题: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存在严重的多头管理现象,这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二是产业基础薄弱;三是文旅要素配套不完善。”市政协委员邱瑛在“委员通道”上说。

  针对这些问题,邱瑛提出了四条建议:理清管理权责,统筹推进峰山保护开发建设;将峰山确定为全市“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形成多元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经营发展举措。

  邱瑛的建议提出后,市委深改委将其列入改革事项,及时出台了《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峰山全面下放章贡区管理,人财物整体移交章贡区。

  “峰山管理权限下放之后,章贡区主动作为,迅速谋划峰山开发建设事宜。”邱瑛说,“一是启动了峰山的总规修编工作,现已进入招投标程序。二是编制完成了峰山片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提出要把峰山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近150平方公里。三是全力推进峰山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

  在山沟沟里办好职业教育

  和君职业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建在革命老区红色村子里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也是赣州市第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和君职业学院坐落在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是由会昌籍乡贤王明夫博士响应苏区振兴、赣商回赣的号召而兴办的一所非营利性大学。回乡办教育是他的夙愿。他常说,自己是通过考大学才有机会成才的,他一定要回家乡办一所真正的好大学,惠及更多家乡孩子成人成才。”市政协委员王秋麟在“委员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君职业学院围绕这一宗旨,提出以父母心肠办教育,办真正的‘中国好职教’,对学生展开读一批好书、听一批好讲座、养成一批好习惯好兴趣、毕业获得一份好工作等‘十个一’工程。同学们在和君职业学院学习有同伴、求知有导师、成长有平台。”王秋麟说。

  “和君职业学院有信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实现‘村—产—学’一体化发展,推动周边乡村全面振兴,促进村民共同富裕,为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赣南实践路径。”王秋麟说。

  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章贡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打造了‘赣事好商量虔城协商’议事品牌。”市政协委员曾纪丞在“委员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曾纪丞多次参加其中的议事活动。“其中的一次我至今印象深刻。章贡区东外街道的东外社区,因地处河套老城区,辖区内有不少小区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居民意见很大。东外街道党工委就此专门组织‘赣事好商量社区夜话’活动。那天晚上来了50多名居民,街道还组织了城管、消防、住建等部门负责同志,邀请了市、区政协委员共同参加对话。”曾纪丞说。

  “自开展‘赣事好商量虔城协商’议事活动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基层治理闭环管控工作方案和进度,梳理问题清单36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件,有力推进了基层协商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营造了社区事务共建共商共管氛围,提升了基层治理新效能。”曾纪丞表示。

  推进城市管理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城乡环境美丽宜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是城市管理的目标。市政协委员吴忠浩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率先实现了行政许可‘零审批’,把权力下放到区级、街道和社区,推动城市管理四级联动。”

  聚焦群众身边的难点、堵点问题,我市大胆创新,在全省首创共享二轮车运营服务公开招标。这一经验做法得到住建部的认可并向全国推广,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和制度化,百姓生活更加便利,市容秩序更加有序,城市更具魅力。” 吴忠浩说。

  此外,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美丽赣州建设行动卓有成效。吴忠浩说,赣州制定了新的三年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美丽赣州建设有了更强支撑。

  “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我们紧紧抓住百姓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攻坚,民生品质提升成效显著,五区一体化智慧停车项目进展顺利,2022年提前超额完成车位和厕位等民生工程的建设任务,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吴忠浩说。

  商会反哺家乡义不容辞

  “为促进东莞赣商与赣州的经济交流,助力家乡经济腾飞,我们积极响应赣州市委、市政府‘赣商回归、赣人兴赣’的感召。”市政协委员袁春洋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说,2016年至今,东莞市江西赣州商会10多次组织会员返乡考察团回赣州考察,足迹遍布赣南各县(市、区);商会共有160多家会员企业在赣州投资开办企业,投资金额逾200亿元。

  “商会成立了返乡投资委员会,一方面团结服务已返乡投资的会员企业,另一方面是做好家乡的宣传员、招商员,引导更多的会员企业、友商了解赣州、投资赣州。”袁春洋说,无论在公益慈善方面,还是投资建设方面,商会均组织会员为家乡建设奉献出力,累计开展公益活动近200次,募捐物资价值数亿元。

  “就社会责任而言,商会反哺家乡义不容辞。”袁春洋说,2019年8月,商会向于都县银坑镇周新村和兴国县良村镇蕉坑村各捐赠扶贫基金20万元。2020年11月,商会正式启动“爱润书香 逐梦远航”爱心图书室捐赠计划,计划在三年内由商会联合在莞赣州籍18个县(市、区)商会在赣南捐建18个爱心图书室,总捐资金额约200万元。目前,已落地上犹平富学校、龙南夹湖学校、于都禾丰学校、瑞金万田学校4个爱心图书室。

  为法治赣州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吴智尧长期在一线调研,关注并服务民生,撰写了不少有关社情民意的提案。以他名字命名的“智尧释法调解坊”,是赣州市司法局首批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室之一。“‘智尧释法调解坊’自成立以来,先后调解社会矛盾纠纷300余起、涉企纠纷2000多件,为群众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在“委员通道”上,吴智尧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11月,“智尧释法调解坊”入驻赣州高新区,设立企业首席调解员,积极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既保护了职工群众权益,又维护了企业利益。

  吴智尧分享了一起他调解过的案例。某企业由于债务纠纷,由法院判决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工厂被查封。在他的调解下,促成债权人与债务人全部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债权人和债务人皆大欢喜,既让企业重焕生机,又让农民工拿到了工资,不产生评估费、拍卖费、执行费、律师费等费用。“这为人民法院化解无资产可破案件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吴智尧说。

  “我将把人民调解作为一生的事业,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为法治赣州建设贡献一名政协委员应有的力量。”吴智尧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07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09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10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13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第14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市两会特别报道
尽心履职展风采
赣州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征集活动
我市联合阿里健康开启赣州专属购药通道
企业高风格 市民高素质
助推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