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祠堂变学堂 庭院变学院

上犹安和基层宣讲传递好声音

  本报讯 (见习记者刘晓慧 特约记者刘林美 通讯员罗鹏飞)暖春夜晚,在上犹县安和乡车田村洞下组钟氏祠堂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君认真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村民们围在一起,听得聚精会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意味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幸福。”陈君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用当地方言说道,村民们听得心里暖暖的。

  与此同时,在富湾村的门庭屋院,党的二十大代表康宽军化身“小板凳”宣讲员,零距离、面对面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富湾群众中。在宣讲过程中,康宽军深情地讲,群众仔细地听,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当我听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时,感到非常振奋。党中央一直把乡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我们基层群众,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大家的笑容更美、口袋更鼓。”康宽军坚定地说。

  村民康昆有感而发:“从脱贫攻坚到现在,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建得越来越美,道路越来越宽敞,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是赶上好时代了。”

  “我将继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原原本本地宣讲给乡村干部群众,让党的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在康宽军看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工作着力抓好落实,确保落地见效。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他将带领富湾村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将富湾村建设得更美、让村民生活得更好。

  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在哪里。安和乡各村利用当地村民习惯,常态化在祠堂、庭院、大树下开展理论宣讲等群众性活动,祠堂变学堂,庭院变学院,树下话新风,既拉近了干群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又起到了“传递党的好声音”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进行时
   第03版:全国两会进行时
   第04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赣州高质量发展
   第05版:民生
   第06版:客家摇篮拍客家·民居
   第07版:融媒
   第08版:科教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省首个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落户宁都
兴国预定新兵役前接受红色教育
上犹安和基层宣讲传递好声音
播种绿色
赣州蓉江新区整治“七小”行业
植绿思源
南康十八塘乡圩日接访服务群众
信丰小江废弃矿山迎来绿色蝶变
石甫村道德评议促乡风文明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