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志娟 刘德福
在赣南革命老区,校园里有这样一群“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有的品学兼优、自强不息;有的孝老爱亲、拾金不昧;有的乐于助人、奉献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着赣州少年的风采。
近年来,赣州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思政工作这条“生命线”,多措并举推动思政工作守正创新,善用社会“大资源”,开展思政“大教育”,通过开展党建“五大行动”“五红”培根铸魂活动、行走的思政课等系列措施,抓好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工作,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同时,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一大批身边的标兵、榜样,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市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作出了新的探索。
寻找“好少年” 让榜样立起来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动员学生自荐、同学互荐、老师推荐,把发现榜样、推荐典型的过程变成教育、学习的过程。在赣州会昌晓龙初中,每天都能看到这样温馨的一幕:一名满脸稚嫩的少年不辞辛苦地背着一名行动不便的同学上楼下楼、吃饭打水、上厕所。背人的少年是九年级的刘宇,他背的是同学徐淮。他这一背就是三年,他用稚嫩的肩膀帮助了身有残疾的徐淮,更传递着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刘宇同学为此荣获2022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这样感人的故事在全市还有很多。石城赣源中学初一学生温志浩在路边避雨时,突然发现道路下水道孔被树枝等杂物堵住,面对越来越多的积水,他冒着大雨用自己的双手,将堵在下水道孔上的杂物一件件的清除,极大地缓解了道路积水障碍,给过往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带来了便利。目前,全市各学校“好人善举”层出不穷。
展示“好少年” 让榜样活起来
为把新时代好少年的风采展示出来,赣州市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学生收看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发布会,并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形成立体式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好少年”、走近“好少年”、学习“好少年”,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近日,瑞金市黄柏中心小学校园内掌声雷动,气氛热烈,6名少先队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兴高采烈地站在旗台前,接受学校对他们授予“新时代好少年”的表彰奖励。该校以“培根育新”为首任,把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指导思想落实到教育全过程。学校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让学生们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唱红歌、观红影、讲红色故事等活动,对学生开展革命教育、爱国教育,使他们从小播下红色的种子,树立理想信念。同样,近日在定南县发生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定南县第二小学学生黄忆城和定南县第一小学黄金甲路上捡到2000元现金并返还失主,赢得了失主的真诚感谢。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名学生用自己拾金不昧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学生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了好榜样。
争当“好少年” 让榜样多起来
日前,赣州会昌第四小学徐元烽、文煌彬、吴泳强和会昌县第五小学欧阳中华4名学生在放学途中“捡”到一名幼童,他们一路轮流照顾,最终将幼童安全交给了警察叔叔。这一则暖心故事被各级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好评。学校对4名学生进行了通报表扬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号召全校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全市通过经常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全市青少年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培养良好思想品行,让榜样多起来。如今,全市各学校好人好事蔚然成风,一件件暖心而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各中小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