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高水长春无尽

  杜甫《春夜喜雨》

  周敦颐《爱莲说》

  李白五律三首

  倪瓒《怀归》

  □记者  黄松林

  梁铁民,出生于1965年,于都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成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楷书委员会秘书长,江西省书协培训中心书法导师,2011年创办赣州书法院,2015年主编《赣南书法史》。作品入选全国第二、三届草书展、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优秀会员作品展等。

  一

  在文风蔚然的于都城,祖父虽家境平实,却凭借一手精妙的书法,在乡邻间备受尊崇。这份独特的气质,深深烙印在幼年梁铁民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记。“家中有客人来,都夸我爷爷的字写得好。”在这般浓郁墨香与声声赞誉的环绕下,一颗书法的种子,悄然在梁铁民心底种下,生根发芽。

  从青春的青涩懵懂,到而立之年的坚定执着,书法宛如一道光,穿透平凡日常,照亮了梁铁民的漫漫人生之路。他怀揣着对书法炽热纯粹、矢志不渝的热爱,日复一日启笔临池,沉浸于一笔一画勾勒出的翰墨乾坤之中,在宣纸与笔锋的摩挲间,找寻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热爱。回忆起往昔,梁铁民不禁感慨道:“那时虽始于兴趣,即便近三十年如一日地焚膏继晷,却也只是在自我安慰中徘徊,完全没有叩开书法的大门。”他犹记当初,闲时写写字,摇头晃脑吟诵诗词,遇到好帖,必定精心临摹练习;遇见墨香,便迫不及待地挥笔书写。常常是洋洋洒洒,沉醉其中,通宵达旦亦是常事。可如今,当梁铁民回过头去看,却发现那时的喜欢太过初浅,那些曾经让自己陶醉的作品,现在看来竟俗不可耐。这样的经历,就像踏上了一段漫长的旅程,有迷茫,有沉醉,也有后来的清醒与反思,而书法,始终在这条路上,陪伴着他,见证着梁铁民的成长与蜕变。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梁铁民打开了一扇通往书法广袤天地的崭新大门,让他得以博采众长、精进技艺,在和同行们的交流中,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与认可。书法家胡抗美对其才情更是不吝溢美之词,鼓励并推荐他参加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踏入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梁铁民仿若步入一座书法艺术的殿堂。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怀揣着对书法的敬畏与虔诚,虚心向学。与众多书法名家、同道切磋交流,在书法大家的悉心指导下,再加上自身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钻研,他的艺术视野愈发开阔,书法技艺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初窥门径逐步登堂入室。

  “每月的学习机会很难得,也需要莫大的决心与毅力。”回忆起在课题班的求学时光,梁铁民感慨万千。为了能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他不惜选择搭乘飞机,往返奔波于北京与赣州之间,只为不错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个月的薪资几乎都投入到培训学习中。幸运的是,妻子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身后,秉持着“废纸三千不足惜”的豁达态度全力支持。正是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让梁铁民儿时的书法梦想,如同一簇星火,在岁月的磨砺中越燃越旺,最终成为照亮他前行道路的熊熊烈火。

  二

  人至中年,梁铁民却遇到了病痛的困扰,四处寻医问药,始终未能觅得良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太极功法不期而遇。自此,梁铁民不仅投入到对太极功法的研习之中,还将太极功法的刚柔并济,巧妙地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这两项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和哲思,在他的笔下与心间融会贯通、相互交融,碰撞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火花。“书法绝非仅仅是文字的书写,它更是一场灵魂深处的艺术倾诉,是创作者情感与思想的肆意挥洒。”谈及书法,梁铁民娓娓道来。书法,一笔一画,可勾勒出一方微观世界;一字一句,皆蕴含着乾坤万象。太极,蕴含着内运外动、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尽显宇宙万物的奇妙规律。从用笔的轻重缓急、结字的疏密有致,到墨法的浓淡相宜、章法的虚实相生,太极的智慧与哲学,如同一股无形却磅礴的力量,贯穿梁铁民书法创作的每一个角落。

  梁铁民性情豪放,行事洒脱,其书法风格亦如其人,笔法大气,鸾翔凤翥,淋漓痛快。2024年8月,“得意忘形——梁铁民书法展”在赣州启幕,展标由恩师沈鹏生前亲笔题字,这不仅是对梁铁民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承载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展览精心挑选了梁铁民艺术生涯不同阶段的百余幅书法佳作,篆书古朴典雅、隶书蚕头燕尾、草书笔走龙蛇、楷书端庄秀丽、行书行云流水,各体兼备,异彩纷呈。象达于意,得其意而忘其形。梁铁民把书法创作当作对生命个体丰富情感的把控和抒发的过程,心、手、笔和纸墨互相感召,进入庄子的“我心逍遥”境界,形成了独属于他的独特文化意象,透露出梁铁民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展览持续了半个月,赣州美术馆1号展厅内宾朋往来、鸿儒云集,全国各地的书法大家纷纷慕名而来。河北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张纬东赞叹道:“放浪形骸外,得意在其中。梁铁民用‘得意忘形’这一理念,精准地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即抛开一切表象,去‘皮毛’直抵艺术的精髓。这充分体现了他对艺术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草书大家王厚祥回忆往昔,感慨地说:“10年前,沈鹏先生欣然为书法展题写展标,那时先生就认定梁铁民极具潜力,完全具备举办个展的实力。只是梁铁民为人低调,再加上工作繁忙等诸多因素,这场期待已久的展览到现在才得以实现。梁铁民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对古人、对古代经典的研究极为深入,必将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未来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三

  “书法,能赋予人无穷的智慧,让人的灵魂找到栖息之所。”梁铁民感慨道。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梁铁民说,书法的意义,早已超脱了艺术本身的范畴,它更是一种深邃的生活哲学,是一场净化心灵的修行之旅。长期沉浸其中,不仅能让人在喧嚣尘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出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更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出干净纯粹、清正廉洁的品格与工作作风。

  梁铁民创办赣州书法院,汇集赣州志同道合书法名家,主编《赣南书法史》,撰写《书法与太极漫谈》等书法文章,不遗余力地推动赣州书法事业发展。山高水长春无尽。如今,临近退休的梁铁民,闲暇时光里,常于传习所中,或舒展身姿打太极拳,修身养性,感悟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或静心研磨,挥毫泼墨,沉醉于书法的玄妙意境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不断提升自我、追求艺术更高境界的道路上,梁铁民积极投身各类艺术交流和公益活动,用自己的所学所思,点燃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不断汲取新的灵感与力量,持续完善自我,让自己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嘉靖十三年铭文城砖小考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八境台
山高水长春无尽
奕世清风陈虞山
赣州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