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字当头 以干为先

——石城县大由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党员网格管理员助力春耕。
大由乡河背新村。
网红直播带货。
大由圩镇全景。
中力合作社分红。
  □宋贤霖  毕江燕  特约记者  魏小霞  实习生  龙厚婷  记者  宋石长  文/图

  初夏时节的石城县大由乡,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拨开清晨的水雾朦胧,一幅“周道如砥,青绿盈目”的别样乡村景致跃然眼帘。

  围绕着“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图景,大由乡实字当头,以干为先,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一个个利民惠民的民生实事上,不仅唤醒了百姓创新创业的热情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也激活了乡村经济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让今日的大由一步步变成“农业有奔头、农民有干头、农村有乐头”的美丽家园。

  产业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真的没想到,加入白莲合作社,种一亩白莲,能增收4000多元。”初夏,正在藕田里忙乎的大由乡水南村农民赖伟平,掰着手指头高兴地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收购价高了2元多一斤,年底分红还分到1000多元。最主要的是产量,栽种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的优质藕种后,产量翻了6倍多。”

  赖伟平所说的白莲合作社,是该乡的中力种养专业合作社。2019年,大由乡对接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上海新力基金会,落实白莲产业项目帮扶资金400万元,吸纳创业致富带头人创办了这家专业合作社。

  按照“社员大会+理事会+专业理事”的组织化运营、制度化管理模式,实行“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生产资料统购、产品统销、分户种植”的生产服务体系,并新开发燕麦莲子粥、白莲礼品套装等产品,实现了白莲亩均产量翻番、产品单价增长50%、亩均增收超3000元的喜人景象。

  “合作社已带动全乡7460亩白莲增效、1183户莲农增收。目前,我们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百美村宿’计划达成落地意向。”走在荷花园崭新的乡村旅游观赏栈道,大由乡乡长廖小斌信心满怀,对记者谈笑风生,“不久的将来,风光旖旎的白莲种植基地与临近秀美山水的堰塘岩相映成趣,将建成融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乡村民宿、生态康养和自然探险于一体的内涵式乡村旅游基地,成为石城、瑞金、宁都三县市交汇点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大由乡地处山区、基础薄弱,拿什么来实现产业振兴?乡党政一班人进村入户搞调研,形成了“以白莲、脐橙为主抓手,大棚蔬菜、烟叶、中药材、粮食生产等其他产业齐头并进”的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合作社发展模式是大由乡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个全新尝试,其巨大的辐射效应让当地百姓看到了希望。该乡因势利导,又相继推动成立脐橙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并引进上海大由大食品、德都食品、优美泰农业、鼎山农业等多个龙头企业,建立脐橙、蔬菜、中药材等生产基地,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推进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经营发展。

  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致富有奔头。今天的大由,做活“山水文章”,掘金“绿色经济”,一幅山川秀美、充满活力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人才振兴: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然而,乡村“三留守”现象突出,严重缺乏劳动力和智力支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破解这个制约乡村振兴的基本要素问题?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实施“新农人培育工程”和“创富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成为大由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的主抓手。一方面,吸引、激发、留住本土人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搭建创业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吸引返乡人员带着项目落地生根,同时注重帮带以培育、扶持各类乡土人才的创新创业,使之成为带富一方的领头雁。

  50多岁的曾荣发是大由村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几年前,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在这一大把年纪的时候,竟然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如今的曾荣发,穿着没变依然简朴,可身份变了,不仅是乡脐橙专业合作社的理事,还是农特产品销售和乡村休闲旅游的“网红”。“农民要发展,一靠技术,二靠渠道,这两方面政府帮助我们解决了,不红都不行。”曾荣发一改往年腼腆的模样,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2016年,时过农历十月。曾荣发的十几万斤优质脐橙挂在树上,却没等到一个收购商的到来,甚至电话都没有。曾荣发犯愁了:如果将脐橙投放当地市场低价贱卖,注定严重亏损。他听从建议,开始学着在微信、微博上发布信息:“优质脐橙采摘,9块9吃个够!”政府帮忙引来了旅游公司,他的果园成了石城县当年仅有的三个休闲旅游采摘基地之一。

  四特酒厂成了他的第一个大客户,180多人的游客队伍乘坐大巴进了他家的果园,不仅带走了树上的脐橙,也把附近村民的白莲、薯粉、山茶油等土特产一扫而空。曾荣发成了大由乡第一个靠休闲旅游带富的果农。他迅速扩大果园,增植果园品种,开发客家民宿,接待的游客已遍及国内各大省市。眼下,他作为脐橙专业合作社的理事,正准备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班。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大由乡乘势而上,在白莲、脐橙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农产品溯源体系,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网络“直播”,并高标准建设村一级的“村红”直播间,实行免费开放,培育电商销售、直播带货能力,探索发展流量经济。如今,数十名直播带货能人常年活跃,全乡七成以上脐橙、白莲等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外销。

  组织振兴: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乡村治理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程度。

  走进位于大由乡圩镇幸福小区的社会治理攻坚战示范点,“初心馆”内循环播放着以大由历史、自然风光、蛇灯文化、乡贤能人、生态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片,以“一核两委三会”为载体的活动中心其乐融融,孩子们安心阅读,妇女们欢心娱乐,老人们开心用餐。大由乡党委书记王桂成底气十足:“这个占地5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便民场所,不仅成了该村党群服务、文明实践、乡情联结的精神家园,也成了大由乡推动社会治理、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时代典范。”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就看党支部。”在王桂成的眼里,办好农村的事、推动乡村治理,关键在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此,大由乡将党建引领作为全盘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标准打造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大农村党员以此为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主题党日、“五老”课堂、乡贤爱心互助等活动,打通社区“微循环”。

  实行网格化管理,是大由乡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又一创举。针对乡镇干部力量不足、村级干部事务多、压力大的现状,该乡用活“党建+”模式,在全乡161个村民小组共设置132个网格,充分发挥党员、小组长、妇联、社会青年、乡贤(商会)的作用,选拔优秀代表作为网格管理员,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一起参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参与自治,共建共享,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网格管理员活跃在乡村一线,积极参与到政策宣传讲解、社会事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防贫返贫预警等各项社会事务中来。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尽管石城县发现的唯一一例输入性疫情就发生在大由,但得益于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使得该例疫情在第一时间得以上报隔离,全乡未发生一起疫情传染事件。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大由的乡亲经常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我们相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大由,在乡村振兴这份大考卷上,将留下更多别样的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石城县大由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时间
   第03版:全国两会时间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周末
   第07版:生活
   第08版:康养
   第09版:中缝
   第10版:中缝
实字当头 以干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