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杨筱晶 特约记者钟芳亿
“许多穷苦人家的子弟早些年就参加了红军,乡亲们看到子弟兵来了,这股亲热劲就不用提了,上犹苏区的人民群众自发地尽一切可能支援红军,发生过许多‘最后一升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沿着上寨村当年红军走过的路来一番寻访和回顾吧。”正在讲解的是年近七旬的“红色故事讲解员”黄义苏。在离开了三尺讲台后,他继续发挥余热,担任上犹县平富乡上寨村红三军团活动旧址群的“红色故事讲解员”,3年来为游客义务讲解了100多场。前不久,黄义苏荣登“赣州好人”榜。
黄义苏高中毕业后就成了村里的民办老师。当时,他执教的教学点在只有20多户人家的白水洞,只有13名学生。他根本没有教书的经验,手上只有一本读过多遍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我一到学校才发现,现实和书本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后来我按老教师提出的建议改变教学方法,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流出的汗水有了成果,心里还是十分高兴。”接下来的日子里,黄义苏边摸索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和有效,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在42年的从教生涯里,黄义苏积累了不少讲解经验。他富有感染力的“沉浸式”讲解,总能引起游客的兴趣。“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讲课,要讲好课,一是要锻炼口才,二是要多读书,课才能讲得精彩。”黄义苏在讲解过程中不时会穿插一些小故事,进一步丰富讲解词。
近年来,上犹县不断发掘红色资源,对每一处红色旧址都落实了管护责任人。平富乡重点把上寨村红三军团旧址群纳入规划建设,当地退休教师黄义苏被聘为“红色故事讲解员”。“很多红色故事里的人,就是我老家的人。以前对他们不太了解,了解了以后觉得他们了不起,不应埋没了他们的贡献。我要讲好他们的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黄义苏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