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陈缘缘)5月26日,记者从相关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在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制、拓宽农村公路项目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7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8万公里,总里程达4.08万公里,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深入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公路路长组织管理体系,农村公路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章贡、南康、寻乌、安远、会昌、上犹等6个县(区)率先开展智慧路长平台建设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可视化监管即时监控问题,智能化巡路及时发现问题,多部门联动快速解决问题,农村公路管理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公路治超、运管执法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养护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保障进一步强化。
农村公路项目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市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市积极争资争项,“十四五”以来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4.5亿元。今年开始到2025年,市财政将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并争取其他可利用资金,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同时,我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全市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管养水平、服务能力、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了“内通外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网络。2023年,我市开始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将强化协作、奋力攻坚,聚焦目标任务谋划好项目、聚焦要素保障破解好难题、聚焦管养改革健全好机制、聚焦项目调度落实好任务,力争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