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将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明确了江西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践路径和重点任务。赣州与全省一道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提质提效期、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赣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把握江西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自觉把赣州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大局中去考量,进一步认清发展形势,放大比较优势,保持奋进态势,不断开创现代化赣州建设新天地。我们要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省委各项部署转化为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赣州篇章。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赣州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现代化建设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使命”、开发建设与要素制约的“双重压力”、加快发展与维护安全的“双重挑战”。我们要抢抓国家、省政策机遇,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标准和要求,全力拼经济拼发展。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构建具有赣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招商、谋项目、扩投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
赣州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实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任重而道远。改革开放是决定赣州未来的“关键一招”。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要充分发挥优势,放大视野格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之以恒解放思想,破除守旧观念和本位主义,该干的大胆试、大胆闯,不合时宜的坚决改、改彻底,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决啃下“硬骨头”、扫除“拦路虎”、搬走“绊脚石”。聚焦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活力。树立“追”的决心、拿出“拼”的状态,以更大魄力推进深化改革开放,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探索创新,对标大湾区、长三角,敢于担当,大胆突破,打响“干就赣好”品牌。以“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目标要求,不空喊口号,不搞形式主义。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推动深赣对口合作走深走实,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对接,打造“特区+老区”合作样板,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在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深入群众访民情、听民意,用心用情纾民困、解民难;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赣州样板;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抓好重点民生保障,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努力争创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持续铸牢政治忠诚,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定不移抓好正风肃纪反腐,构建更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赣州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