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儿今后学习和教育的奠基阶段,其中家园配合是教育中的关键部分。然而,部分幼儿家长认识不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认为小学阶段才是教育的开始,在此之前打好相应基础,尽可能地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和学习技巧,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幼儿的学习压力。同时,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机能发展,忽视了心理建设的需要,以及良好的性格、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结合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父母要对幼儿园的教育予以大力支持,加强沟通协调,推进家园共育,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
拓宽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渠道。家园共育工作需要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配合,共同承担幼儿教育的责任。首先,教师应摒弃落后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形成对家园共育的正确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家长也应明确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每日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看图书、讲故事,帮助幼儿识别各类小动物以及简单的数字、文字,以提高其理解认知能力。同时参考幼儿园的布置,摆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居家环境,让幼儿有温馨感。幼儿园可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在进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教育经验,以提高幼儿教育水平。教师也可以将活动交给家长组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以帮助家长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应明确教育目标,注重运用各种手段,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并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分享、积极向上。
幼儿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幼儿园、家庭、社会一起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