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实的落实是祸

  □唐剑锋

  落实有四层含义。一是使计划、措施、政策等得以实现;二是确定、决定;三是实行;四是心里踏实、情绪安定、落到实处、心情安稳。四层含义,都强调了一落到底,一落到实,工作从一开始到最后阶段,都实实在在,没有腾空的地方,也没有虚空和掺杂使假的地方。 

  再美好的蓝图,不落实就只能是停留在纸上。“中看不中用”的蓝图,甚至会给人添堵,让人精神涣散。然而,在党的主张、计划、措施、政策、决定等落实过程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不时出现。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行为,给落实和推动工作埋下祸根。 

  “表面文章”,使党的主张、计划、措施、政策、决定等在执行中无法落实。所谓“表面文章”,就是做样子。最常见的做样子,就是一些人在落实工作要求时,“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只喊口号,“唱空城计”,在落实上得过且过,满足于开会了事;喜欢在“该做的批示我批了,该开的会我也开了”上做文章,就是不真落实。如果不深入进去,就很难发现表面文章的“败絮其中”;深入实际之后,才发现就是脱离实际,没有落实。

  妆点“面子”,让人以为党的主张、计划、措施、政策、决定等正在落实。俗话说“有粉要搽在脸上”,就有人用到工作上,以“面子”上的光鲜,遮掩“里子”里的粗制滥造,破烂不堪,就是为了制造开展工作、推动工作的假象。这是常见的形式主义,也是“政绩冲动”惯用的做法。这种形式主义,不仅紧跟形势,也积极配合领导,满足了“政治上的需要”,也满足了官僚主义的虚荣心。 

  树立“典型”,却不在“面上”推广。树典型本是开展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经验,弥补不足的有益实践。但却有人只做“典型”文章。把“典型”弄得光鲜亮丽,无懈可击,待取得经验之后,就是不在“面上”推广。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个地方,“典型”都只是少数,将本应用在“面上”的人力、资金等全都从“面上”拿过来,集中到“典型”上,哪有做不好之理?上级来视察、调研、检查,就拿“典型”说事,一些人明知这里暗藏玄机,却从不揭穿,从此埋下祸根。 

  重留“痕迹”,有一种落实,只强调“留痕”。开会要录像,组织要健全,措施要上墙,动员要见报,留完“痕迹”后,就偃旗息鼓了。只重“留痕”,不重业绩的“痕迹主义”: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一些地方,上级管下级,发文件、提口号、开会议、排名次,就是不见实在干的。不知这样的“痕迹”,对推动工作、落实工作有多大帮助?难道“写出材料、整出数据、填出表格、编出简报”,就是落实工作,就是工作的全部?

  大耪“地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面子活。记得笔者下乡干农活时,没有机器,全靠人工,很多人都耪过地头,声势浩大,热火朝天。现在,就有人将耪“地头”用到落实工作中,营造声势,给人以真落实的印象。本来不想落实,但上级要求得紧,形势又不允许懈怠,这就让一些“聪明人”想到了大造声势这一招:别人开会我也开会,别人喊口号我也喊口号,别人发动群众我也发动群众,别人表决心我也表决心。反正在造声势上,绝不能落在别人之后。不同的是,别人开过会、喊过口号、发动过群众、表过决心之后,就怎么说的就要怎么抓落实;假落实、不实的落实则像没事人一样,“耪过地头”就当落实了。结果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工作也无从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视觉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时事
   第06版:知行
   第07版:健康
   第08版:晚风
持续打造赣州一流营商环境
不实的落实是祸
学思践悟 收官不收力
“四下基层”要坚持问题导向
调查研究要做到“三避”
好传统重传承 好做法贵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