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茶吐新绿 茶农采摘忙

  □记者曾艳 通讯员华辛明 罗成

  春茶吐新绿,采摘正当时,连日来,随着气温回暖,会昌县5200多亩茶场的春茶吐露新芽,陆续迎来采摘期,茶农们抢抓时令和晴好天气,采摘今年第一批春茶,供应市场。

  “我们现在采的是明前茶,采的时候不能用手指甲掐,要用两只手轻轻提,这样才能保证质量。”会昌县永隆乡佛云山茶场场长熊天宝一边采茶一边笑着说。4月1日,走进佛云山茶场,只见漫山的茶树已经长出新枝嫩叶,数十名采茶工人正肩挎竹篓在茶树丛中来回穿梭,手指上下翻飞忙着掐嫩取鲜,抢抓时令赶“早”采摘茶青。

  佛云山茶场以种植毛尖茶和白茶为主。得益于科学的精心管护和适宜的气候,今年茶场的500多亩春茶长势普遍较好,种出的茶叶茶芽肥硕,色泽翠绿。采茶期每天都有50余人在茶场内采茶,茶场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务工。“我们采茶一天最多可以挣100多元,离家又近,很不错。”永隆乡水洲村村民郑女士说。

  山间茶农采摘忙,山下茶厂“茶芳香”。为了保证春茶品质,茶场还专门建立了自己的茶叶加工车间,从鲜叶到成茶需要数道复杂的工序,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等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车间内不时飘散出浓郁、醇厚的茶香。“近段时间我们一直都在赶订单,现在茶场一天能采摘100余斤茶青,制作干茶20来斤,茶叶主要销往上海、北京等地。”熊天宝表示,下一步茶场将在加工工艺创新、茶旅融合、宣传推广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茶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会昌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当地农户充分利用丘陵、山地,高质量发展茶叶产业,通过培育专业合作社,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持续推进低产低效茶园提质增效改造,实施标准化茶园建设,鼓励茶园进行富硒和有机认证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茶叶附加值,实现茶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5200多亩,年产量达1.6万余斤,实现综合产值2000余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健康
跨越千山万水的追寻
赣州整治重点交通场站乱象
赣县区开展“世界孤独症日”活动
清明祭先烈 哀思寄英魂
南康成立多个“电商专委”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下峰山康养村五一试运营
宁都抓实考核激励干部担当
图片新闻
春茶吐新绿 茶农采摘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