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万其昱 涂流飞)日前,笔者走进安远龙布镇,一株株苍翠笔直的棕树伫立在田间地头,种植户们穿梭其中,熟练地架好梯子,拿着小刀在树头剥棕片、割棕包,一幅春日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龙布镇棕树种植已有数百年历史,棕树是当地特色经济树种之一,山林里、田边地角、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每年中秋到次年4月是棕包上市时间,嫩棕包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段时间,龙布镇上林村种植户赖诗章格外忙碌,不少采购商前往他家棕包基地收购,其中还有超市、酒店、棕包深加工厂的人员。“我现在采收的是老品种棕包,除棕包外还售卖棕片,每年我在周边几个村都会收购棕片、棕苞卖到城里,一年下来光棕包的收入就有30多万元。今年,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我开始种植甜棕,预计5年后可以投产,到时候收入就更可观了。”赖诗章边整理割棕工具边介绍。
“我们收购棕叶杆的价格是2500元一吨,一年有八九个月的采收时间,一棵棕树出售棕包、棕片和棕叶的收入一年不会少于140元。”龙布棕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除了棕头、棕包可食用外,棕片和棕板被收购到加工厂初加工后,可制成棕帽、棕鞋垫、棕扫帚等产品,抽出的棕丝是制作棕床垫、棕线等的上好原料,剩余的残料也可作为牛羊饲料的辅料。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安远县坚持精准发力,紧紧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农户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出一条“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的模式,持续打造和完善棕榈种植基地,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群众通过参与种植、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