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成良好习惯 做好睡前准备 寻求专业帮助

做好这几点助你好眠

(资料图片)

  睡眠问题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不少人或多或少受其困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早醒、多梦、睡不着等睡眠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是它们偷走你的睡眠

  ——精神心理压力大

  现代社会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压力的刺激下,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HPA)会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如皮质醇。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影响睡眠节律。此外,皮质醇也可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从而使身体处于超常警觉状态,人们甚至会因此感到烦躁、焦虑,出现睡眠问题。

  ——睡眠习惯不佳

  不规律的睡眠时间、睡前剧烈运动、过度使用手机或玩游戏以及在床上工作、看电视等不良习惯等都可能影响睡眠。并且,很多因过度使用手机或玩游戏而晚睡的人,常延迟起床来补偿睡眠,这样会形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引发睡眠问题。

  ——精神或躯体疾病

  精神或躯体疾病本身就可能会伴有睡眠问题。特别是对于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失眠可能是精神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同时,失眠也常常是精神疾病发生前的危险因素,在典型精神症状出现前就可存在失眠症状。

  ——睡眠环境不适宜

  噪声、光线、温度、床垫硬度等都可能影响睡眠。不适宜睡眠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时间。长期处于不适宜的睡眠环境中,人们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五类人易有睡眠问题

  1.生物钟不规律者。经常倒班或倒时差的人群,由于其工作性质,需要在夜间或者非正常的工作时间工作,生物钟经常会根据不规律的工作日程做出调整,容易出现紊乱,从而导致睡眠问题。

  2.生活习惯不健康者。饮食不规律,经常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食物,容易造成身体不适、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代谢减缓等问题,影响睡眠质量;睡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屏幕发射的蓝光,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等问题;过度饮酒、喝咖啡、喝茶或大量吸烟,酒精、咖啡因、尼古丁等物质有刺激作用,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睡眠质量。

  3.精神压力大者。精神因素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面临压力时,大脑会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神经兴奋,使入睡变得困难。平时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的人群,过于疲惫或者思虑过多,更容易存在睡眠问题。

  4.情绪不稳定者。情绪波动太大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紊乱,从而干扰正常的睡眠过程,引起失眠、多梦等症状。容易焦虑、抑郁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5.有躯体疾病者。躯体疾病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如心脏病、肺部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泌尿系统疾病导致的夜尿频繁等,这些症状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做好这几点助你好眠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固定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促进睡眠。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安静,床垫和枕头舒适,有利于睡眠。 

  ●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量。减少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量,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规律运动。制定规律锻炼计划,但不要在睡前3小时进行剧烈体育锻炼。 

  ●避免在睡前摄入大量食物。过量进食或饮水可能导致睡眠不佳,尤其是在睡前几个小时。 

  ——睡前准备要做好

  ●睡前放松技巧。睡前进行简单的肌肉放松训练和呼吸放松训练。 

  ●控制睡眠时间。确保在床上的睡眠时间与实际睡眠时间一致,以调整睡眠模式。

  ●睡前准备。建立固定的睡前习惯,如洗澡、阅读或听柔和的音乐,有助于大脑放松并入睡。避免在床上进行工作或看电视等活动,以建立床与睡眠的联系。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咨询睡眠医学专家,进行评估和诊断。

  ●药物治疗。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改善睡眠的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在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患者可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等改善失眠症状。(张颖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养成良好习惯 做好睡前准备 寻求专业帮助~~~
~~~
~~~被咬伤后须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新松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周末
做好这几点助你好眠
地震时应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
春季更应警惕犬类伤人
肥胖患者如何科学减重?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