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陈缘缘 特约记者刘林美 通讯员吴雅薇)连日来,在上犹县东山镇元鱼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台台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秧苗栽种进田。如今,得益于农业生产“大托管”,上犹县不少种了大半辈子田的农户,在春耕时节当起了“甩手掌柜”。
“今年我把田块托管给了村里的归心农业公司,坐等分红。”谈起托管服务,元鱼村村民黄香耀十分满意:“不用再为农忙时人手不够而发愁,在农业公司上班,通过‘智慧’管理农田,学到了很多农技知识,还能额外拿工资和奖金。”据悉,这些变化源于近年来上犹县试点实施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措施。2022年,上犹县引进了归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联合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里试行“大托管”服务。合作社探索实施半托管和全托管两种土地托管合作方式,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小农户”模式,有效破解了因技术和设备限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依托合作企业雄厚技术支持和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形成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包括代购农资、提供整地、全程机械化育秧、耕种和收割收获、销售等服务。
“我们今年提供的农业托管服务涉及3个县11个乡镇,近万户农户收益。”上犹归心农业公司负责人余茂林说,从选良种到机械化育秧、耕作、收割、烘干,“大托管”服务能做到全程智慧化,通过智能设备反馈数据到终端系统,科学调度耕作作业。
政策到田头,种粮心劲足。近年来,上犹县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鼓励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收等全部或部分环节委托给县域专业龙头农业企业,打破户与户之间的地垄限制,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粮食稳定增产。据悉,今年上犹县农业生产“大托管”面积达到4.9万亩,农田利用率由原来的63%提高到89%,宜机化率由原来的67%提高到79%,预计亩均经济效益由300元提高到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