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振华)锄草、施肥……日前,南康区大坪乡中心小学“耕爱园”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一派繁忙,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认领的“责任田”里欢快劳作。这是该校坚持五育并举、劳动先行,用劳动教育点亮孩子成长底色的生动实践。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南康区大坪乡中心小学以“南康金粮仓”为依托,先后打造了校内“耕爱园”和校外“田间地头”两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将“校园+田间”双融合,让学生化身“小农民”,动手实践、接受锻炼,开创并优化了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与此同时,学校坚持“家校社”三联动,不断形成劳动教育实践强合力。在课后服务课中开设剪纸、美术、根雕、花培等实践课,构建起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家务劳动上,学校编制《家庭劳动实践建议清单》,推出“小当家”家庭劳动实践课程,结合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先后梳理出小学阶段可以做到的60件小事,磨砺劳动品质,提高劳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