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兰
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汲水”的职业。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学生淘汰。我1994年开始教书,从教三十年,对此深有感触。
要坚持不懈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汲水”。我学的是普师专业,一般只能当小学老师。后来初中缺英语老师,便把我拉过去“赶鸭子上架”,逼着自己进修英语。但自己也知道半桶水晃不长久,所以又去参加自学考试。一边工作一边考,生了孩子还在考,虽然拿到本科学历,但我深知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仍然在边教边学。
要坚持不懈向同事“汲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队伍人才济济,作为历史老师,工作中我经常向同事请教。比如向语文老师请教写作文的技巧,然后告诉学生怎么答好问答题;向地理老师请教人文地理知识,然后告诉学生历史事件的地理变迁;向政治老师请教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然后告诉学生怎么以正确的立场理解历史。初中学科多,同一班级的老师互相学习,加强协作,可以形成立体多元的教学模式,往往能取得1+1>2的效果。
要坚持不懈向新知识“汲水”。我们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当老师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掌握新知识,与时俱进提升能力水平。就拿做课件来说,我和年轻老师比就有很大差距。他们做起PPT来,又好又快,我经常要请他们来帮忙。后来,线上教学又成了我的短板。还好大儿子在家,有这个大学生帮忙,我也很快掌握了线上教学的必备技能。有人说老师的成长离不开这三个路径: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听百家言。确实,在孩子面前我们是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却永远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