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中学高三(1)班 王玥潼
那时我正读高二。作为最晚离开教室的一批人,我对午餐还剩余些什么菜期待不高——高中学生的干饭能力可不容小觑。如往常一般,我姗姗来迟到了食堂,伸头探寻了几个窗口,确定了想吃的番茄牛肉饭无望,便随意选了一个蒸菜窗口,打算快些解决午餐。
“同学,没什么菜了,要来点什么?”她戴着口罩,双目含笑,像两弯月牙,亲切又温柔。
见我不知所措,她转身端起一只小碗,将里面的菜全部倒进一个餐碟,又把餐碟推给了我。我知道,那是她留给自己的菜。
“那你吃什么呢?”看着满满当当的餐碟,又望向那空空如也的小碗,感动之余,我不好意思地想推辞。
“我随便吃点就可以了,你们上学时间紧,更需要营养长身体,你先去吃。”她将餐碟又推了推,示意我端走。
从此我成了这家蒸菜窗口的常客,午餐也变得丰富起来——她总是为自己留下一碗菜,又总是将它分给我。有时小碗菜被分给了别人只剩一些素菜,她便不收费,只是赠予我。久而久之,在我的心中,这学校的食堂竟也有了些家的味道。
有一天,我写了一张小纸条准备了点小零食送给她以表谢意。她左手端着餐碟,右手拿着大勺,坚决不收我的小零食,之后,她接过纸条揣进衣兜,说心意已领,然后又自顾自地忙碌起来。
次日中午,她说我写得真好……我俩相视而笑,虽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却都能感受到彼此给予的温暖与尊重。
然而,新学期开学,那个窗口却换了陌生面孔。问询周边,却没人知道她为何撤了窗口,又去了哪里。我很是惆怅,只好把这份纳闷与牵挂搁起,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某天下午休息,我难得提早来到食堂。闲来无事,一个个窗口走过。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她吗?我压抑着激动,快速走近,那满眼的笑意,那两弯熟悉的月牙,啊,真是她!
“好久不见。”她笑着说。
“嗨,好久不见。”我也笑着答道。
那一刻,重遇挂念的人,我的内心充满喜悦。(指导老师:肖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