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盏“灯”连通一座“桥”

——田埠乡马头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生动实践素描

  □廖鸿鹏 钟院兰

  一盏“桥帮灯”,一座“连心桥”。演桥帮灯是宁都县田埠乡马头村正月的民俗活动,有季节性;村民之间的心桥,没有界限,温情脉脉。

  马头村小旁“进士桥”背后“视民为亲、清正廉明”的故事,随同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深深地嵌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外出乡贤陈带生趁今年“五一”小长假,回到了老家,“几年时间,村庄变美了,以前有隔阂的几个邻居现在有说有笑。”

  村民房屋外墙上,富含文明新风元素的桥帮灯宣传画极具视觉冲击力。桥帮灯是一项传承了500多年的民俗活动,需家家户户出龙灯,串连成一条长龙,每年元宵期间演出,场面甚为壮观,意为大团圆。

  演桥帮灯不仅是节日热闹氛围的需要,更是凝聚全体村民人心的重要载体。马头村党支部瞅准时机,在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组建独具特色的基层调解队伍——马头桥帮灯理事会。

  “我们理事会经常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只要是村里的事情,一起帮忙出主意。”桥帮灯理事会会长陈细梨介绍,前不久,在村“民情茶室”,因危旧房屋拆除,胡振瑞和胡煌生两邻居几度红脸,经过桥帮灯理事会的数次调解,两家握手言欢。

  说到调解邻里纠纷,胡权生颇有心得。60多岁的胡权生是村完小的退休老校长、老共产党员,也是桥帮灯理事会的重要成员。村党支部、“民情茶室”经常看得到他的身影,桥帮灯演出“吃灯酒”时更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多年的经验告诉他,马头村所有的大小事,桥帮灯理事会都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今年正月同一张“吃灯酒”圆桌上的邓书荣和温小荣两家人,两人的子女曾因一些小事发生口角,导致二人也断了交情。“年轻人之间有些小摩擦实属正常,我们更应当他们的指路人,更要做出榜样......”胡权生多次邀请双方及其子女到村“民情茶室”,摆事实、谈道理、拉家常,最后两家言归于好。

  寓意“十全十美”的“吃灯酒”是桥帮灯的延伸,传承了和谐、团结的百年文明风韵,一碗“灯酒”下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一点点被拉近。

  “我们把乡村治理网格和桥帮灯理事会融合起来,村风民风得以改善,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田埠乡党委书记李群华说。

  马头村党支部坚持以桥帮灯为载体,以文明乡风润化民心,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尊老爱幼典型选树等活动。桥帮灯理事会成立以来,共评选出道德模范12户,共调解大小矛盾23起。

  马头村在制作桥帮灯时将先进典型的名字与事迹刻在灯笼上,通过桥帮灯活动演进百姓心里,让大家在欣赏民间艺术的同时,“润物无声”去涵养乡村文明新气象,让文明和谐的村风浸润家家户户。

  但见家家炊烟起、户户新面貌,如今的马头村屋美、人和、产丰,正以徐徐新风不断书写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田埠乡马头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生动实践素描
~~~——宁都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纪实
~~~
~~~
~~~
~~~——宁都县深入推进乡风文明行动纪事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宁都新闻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文化旅游
   第07版:新松
   第08版:文化红土
一盏“灯”连通一座“桥”
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图片新闻
医保惠民生 服务暖人心
小积分“兑”出好环境
文明花开新风扬
“5+2就业之家”促就地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