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张睿 通讯员胡瑞福)“现在水质很安全,水流也变大了,遇到旱季不再担心没水喝了!”近日,记者在定南县历市镇太公村采访时,当地群众感叹水网建设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该村原本以山泉水为主要水源,怎奈受持续晴热干旱少雨影响,水源告急,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用水。然而,在该县与太公村有类似情况的村庄不在少数。
为保障村民饮水安全,定南县水利部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谋划,通过专项债券筹措资金700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其中,太公村仅在短短15天时间完成了工程施工,如今大家都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以前供水不足的问题。
贯通隧道、修建干渠、拉通引水管网……在定南大地,一条条输水管道,如“毛细血管”般将汩汩清泉引入千家万户。
定南县岿美山镇羊陂村地处偏远,近年来,随着该村用水量持续增加,间歇性供水不足等问题一度影响着村民们的日常用水。得益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该村村民们用上了稳定水,喝上了放心水。
今年以来,定南按照《定南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着力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统一化服务体系,健全工程长效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提升城乡供水服务水平。预计到2025年底,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45%以上,千人以上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81.49%以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