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平
平安是民生之要,稳定是发展之基。
在赣州蓉江新区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综治中心如同一个坚实的堡垒,默默地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与幸福。回望2024年,赣州蓉江新区综治中心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举措,倾心为民筑平安,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以忠诚为魂
“我们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进一步推动平安蓉江、法治蓉江建设而不懈奋斗。”2024年8月30日,赣州蓉江新区综治中心党组书记、负责人朱德华,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例子,为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绝对忠诚、纪律严明、担当奉献是政法队伍的鲜明特质。锻造新时代赣州蓉江新区政法铁军,首要是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2024年10月30日,在中共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暨叶剑英驻地旧址,全体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
2024年,赣州蓉江新区综治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全区作风建设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群众身边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全覆盖开展政治轮训,就近就便利用赣南丰富红色资源,前往于都长征第一渡口、中共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暨叶剑英住地旧址等开展红色教育,不断深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根基。
坚持以平安为基
“这次我的确错了,还好有刘姐才没酿成大祸,往后我应该对老婆多一些信任。”去年7月的一天,在阳光和谐家园“蓉匠”调解室,调解员刘俭发成功调解了一起夫妻矛盾。
2024年,赣州蓉江新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积极发挥“蓉匠”调解服务团、“蓉匠”法治服务队、各行业调解组织等优势,集中研判化解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0余件,化解率达98.34%,全年未发生“民转刑”案件。2名调解员获评全市“百名金牌调解员”;“蓉匠”调解工作法被评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赣州实践“寻乌模式”先进典型。
扎实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2024年,赣州蓉江新区共收集线索43条,查办涉诈团伙1起,逮捕20人。铁路护路防线更加稳固,2024年获评江西省铁路护路联防春运先进集体称号,4人获评省、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积极探索高校园区社会治理“寻乌模式”,选定江西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试点,建立校地联席会议机制、“三联共治”机制,深化校地警合作,协调推进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推行“蓉匠”调解进高校,推动高校师生矛盾问题“一站式”解决。2024年,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100余起,化解率100%。通过招募热心调解工作、具有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同辈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疏导工作,形成调解工作合力,实现了校园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和校园矛盾的多元共治。此外,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赣州蓉江新区深入推进政法机关法治护苗行动,在全市率先成立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救助中心,率先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
2024年,赣州蓉江新区政法机关选聘副科级以上干部21名及业务骨干15名,分别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合力推进各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未成年人被侵害人数均实现同比下降。
坚持以稳定为盾
“区里、镇里领导和村干部多次上门来家里做工作,帮助我解决实际困难,我也释怀了。”2024年7月,家住蓉江新区潭口镇的刘某在签订停访协议书后说。刘某积案的化解,正是蓉江新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赣州蓉江新区紧扣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工作主线,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实现矛盾纠纷不上行。2024年,赣州蓉江新区共受理办理信访事项600余件,一次性化解率为94.67%,赣州蓉江新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带头落实领导干部约访下访包案等制度,有效解决了宗某、刘某等一批信访难题。中央、省、市交办以及自行摸排的40件信访积案,成功化解32件,化解率80%。
赣州蓉江新区综治中心信访维稳有关负责人说,自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推开以来,按照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要求,多次组织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专题培训,定期开展案件集中评查,确保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处理信访事项,实现程序规范、实体到位、事心双解。
2024年,赣州蓉江新区综治中心在服务大局上彰显担当,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市25公里健步走、扶摇直上音乐节等重大活动的信访保障任务。主动配合毅德物流园开展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坚持每日研判,督促源头化解,确保了该项目进展稳妥有序。在全市信访法治化业务大比武活动中,获得全市信访工作法治化大比武“最佳风尚奖”、案例剖析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