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历史眼光和战略高度看新时代反腐败斗争

  □胡宗洪

  科学判断形势,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历史眼光、从战略高度科学分析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大势,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概,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但必须清醒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科学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对于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具有重大意义。

  从历史眼光看反腐败斗争

  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什么是历史眼光?关键是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从我们党百年奋斗中把握价值旨归,认识到我们党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必须清除腐败这个最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所谓“一贯”“始终”,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反对腐败的政治立场,并不是在掌握政权后或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比如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反腐败斗争工作。制定各种廉政制度,初步建立起一套让干部不能腐的制度体系——1931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央巡视条例》;1933年12月,毛泽东签署《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规定对贪污浪费行为按情节轻重作出不同处理。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和廉政教育,培养干部不想腐的自觉——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强调,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加强监督和依法惩处,形成干部不敢腐的浓厚氛围——1932年5月9日,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判处死刑,同时没收他的一切财产,打响了中央苏区反腐肃贪的第一枪。自1932年至1934年春,查处了200余起贪污腐败案件,十余名贪官被判处死刑,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在党内蔚然成风。 

  可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注入了旗帜鲜明反对腐败的原始基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我们党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红色江山更加巩固。

  从战略高度看反腐败斗争

  什么是战略高度?关键是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有坚定不移反腐败,永葆党的肌体健康、先进纯洁,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曾经一个时期,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带领全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不断巩固。经过党的十八大后大刀阔斧、披荆斩棘,党的十九大后一刻不停、坚定稳妥,党的二十大后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

  但必须清醒看到,站在新的起点上,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新情况新动向。从现实情况看,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近些年各级监委网站公布的干部处分通报,屡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情形,其中绝大多数人的违纪违法行为都是从党的十八大前延续到党的二十大后,这既是增量,也是存量。从思想认识看,有的对形势还有一些错误的判断和认知。登高才能望远。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 

  从历史眼光和战略高度看新时代反腐败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攻坚,意味着战术上要打好一个个歼灭战;持久,意味着战略上的长期坚持;总体,意味着整体上的系统推进。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一是必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说到做到。二是必须常态长效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举措,是党的事业攻坚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可靠保证。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三是必须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大量违纪案例表明,一些干部往往是从一包烟、一饼茶、一瓶酒、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有了“缺口”,逐渐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既要在“查”上动真格,又要在“治”上见真章,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四是必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两个责任”抓纲带目,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同向发力,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五是必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蝇贪蚁腐”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危害党的执政根基,必须坚决惩治。要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聚焦县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持续抓下去。深化突出问题治理,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让群众可感可及。 

  (作者系赣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综合
   第05版:龙南新闻
   第06版:知行
   第07版:文化悦读
   第08版:科教
从历史眼光和战略高度看新时代反腐败斗争
聚力“五个强化” 助推党建引领城市治理
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警惕形式主义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