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余法院:

司法救助呵护“银发族”

  本报讯 (黄继圆)“太感谢你们了,这笔钱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近日,73岁高龄的黄某向大余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不停地道谢。

  2024年,王某驾车时不慎翻落悬崖,其与同乘人陈某均当场死亡,交警部门作出事故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法院经审理判决王某的妻子赵某应在继承王某遗产价值范围内向陈某的母亲黄某进行赔偿。但因赵某独自抚养几个小孩,靠低保补助维持生活,没有履行能力。而黄某已73岁高龄,其儿媳因腿伤无法工作,几个孙子女年龄尚幼还在读书,家庭也陷入生存困境。对此,法院工作人员经多方走访调查、核实情况后,为黄某申请并发放了司法救助金11万余元,黄某的生存困境得到极大缓解。 

  近年来,大余县人民法院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理念,通过扎实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全力保障“银发一族”权益,倾心护老。 

  主动摸排线索。牢固树立“应救尽救”理念,从“坐等”申请变为“上门”找案,畅通与该县人社、妇联等部门信息共享,筛查可能存在生活困难情况的60周岁以上当事人,引导其申请司法救助。近两年来,为19名60周岁以上困难群众申请司法救助金34万余元。开启绿色通道。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申请救助的案件启动绿色通道,从快受理、审查、办结,近两年来办理涉老年人司法救助案件平均用时约20天。上下联动救助。积极运用三级法院联动救助机制,充分争取上级法院政策、经费支持,上下联动救助强化帮扶力度。近两年来,联动救助60周岁以上涉诉困难群众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2万余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法治
多点发力促和谐
司法救助呵护“银发族”
真情帮扶照亮社矫对象“向阳路”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非遗+普法”让法治深入人心
近期部分网络司法拍卖标的物推介